边防督办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节制两省以上,其性质与巡阅使相似。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五月十一日曾特派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依照同年七月十四日公布的《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组织暂行条例》的规定, 西北边防督办直属大总统,其职权是兼负西北边防行政与军事上的完全责任,辖区包括内外蒙古和边疆一带。公署设于北京,设参谋长一人为幕僚长,署内分置参谋、机要、副官、民政、军务、外交六处,各设处长,并得分科办事。必要时并得在适当地点设立行署。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节制两省以上,其性质与巡阅使相似。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五月十一日曾特派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依照同年七月十四日公布的《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组织暂行条例》的规定, 西北边防督办直属大总统,其职权是兼负西北边防行政与军事上的完全责任,辖区包括内外蒙古和边疆一带。公署设于北京,设参谋长一人为幕僚长,署内分置参谋、机要、副官、民政、军务、外交六处,各设处长,并得分科办事。必要时并得在适当地点设立行署。
①世代在本国做官的贵族。《孟子·梁惠王下》: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②父辈老臣。《礼记·曲礼下》: “大夫不名世臣侄娣。”郑玄注: “世臣,父时老臣。”
宫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秩从八品,掌仓廪之事。有副主廪为其副职。
官名,掌执法纠察。详“执法刺奸”条。
吏名。宋朝初年置,掌诸军、监场务进奏之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 废,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吏员名。宋初诸军、监、场务掌进奏事务者称知后官,职掌同诸州进奏官。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废知后官,选
即“太子常从虎贲督”。武官名。属左右卫官,统常从虎贲以供宿卫。
指师尉郡,或师尉大夫、或师尉大夫府。详“师尉大夫”条。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 每师帅二十人, 官阶为职同两司马,掌护卫师帅。
官名。北洋政府置于库乌科唐镇抚使公署审判处,负责审判事务。
宫廷作坊名。清置,属内务府广储司。掌承制各色供花、瓶花及鹰鹞脚绊、合线、弦等。设司匠、领催三人,各种匠役二十九人。
参见“内三院”① 。官署名。清入关前置,为“内三院”之一,入关后随内三院改组为内阁。参见“内三院”。
官署名。宋朝置,掌有关道教之事。初隶鸿胪寺,徽宗政和六年 (1116) 改隶秘书省。分左衔、右衔两院,各设道录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