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部护军

诸部护军

官名。三国魏始置,其职为管理内附的少数民族。其名号见于《通典·职官十八》“魏官品”条,有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与诸护军。十六国时代西北诸国及北魏前期盛设护军,以统治既非本族又非汉人的地区。如《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十《郑能邈修邓太尉祠碑》记苻秦时代的冯翊护军,“统和(戎)、宁戎、鄜城、洛川、定阳五部,领屠各、上郡夫施、黑羌、白羌,高凉西羌、卢水白虏、支胡、粟特、水,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此类护军所统的诸部多分布在今陕西中部与甘肃地区,西及敦煌,东至晋西,自汉末以来少数民族多杂居在上述地区。诸部护军的地位自魏晋以来与郡守约略相当,其所统一般以户落为单位,不以土地为单位,其属官有司马、参军、门下督、功曹、主簿、录事、功曹书佐等员。至北魏太安三年(公元457年)文成帝改诸部护军各为太守,护军制度自此废除。东晋与南朝虽亦有护军之名,然仅加给其郡内有少数民族杂处的郡太守,非为专职,与北朝的制度不同。

猜你喜欢

  • 美凌章京

    即“梅勒章京”。

  • 大理金齿宣慰司

    即“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 乡有秩

    官名,汉置,掌一乡人,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及赋税多少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后汉书·百官五》:“乡置有秩、三老、

  • 尚衣局同监

    官名。金置,为尚衣局的属官。见“尚衣局”。

  • 八卫汉军

    见“八卫”。

  • 都大将

    武官名。北魏时军镇的主官,多以亲王或鲜卑族人为之,例加将军之号,持节统军,镇摄一方,兼管民事。

  • 典属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典属司郎中。清朝理藩院典属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乾隆二十九年(1764)设满洲、蒙古各一人。

  • 右京辅都尉

    官名,汉置,掌管地方军队,护卫京师,并掌京都右郊武事及治安纠察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 巴牙喇壮大

    即“巴牙喇壮达”。

  • 司匡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司匡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