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丞相

左丞相

官名。战国秦始置,秦朝沿置。为政府最高国务长官,辅助皇帝管理政务。亦省称丞相。西汉初唯置一丞相,惠帝六年 (前189)分置左、右,文帝二年 (前178) 又置一丞相,武帝征和二年(前91)复分置。不久又置一员。秩皆万石,为宰相之任。三国吴一度分置左、右。两晋、南朝、北魏、北齐,或置或省,皆特为权臣专设之名号,并非处理实际政务的宰相。置则位一品、秩万石 (梁位十八班) 。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 改尚书左仆射为左丞相,从二品,天宝元年 (742) 复旧;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 (1172)亦改尚书左仆射为左丞相,正一品,皆为宰相之任,处理国家政务。辽朝为南面朝官,隶属三省之一的中书省,非定制,亦无实权。金朝为尚书省长官之一,与右丞相、平章政事合称宰相,总理政务,从一品。元朝沿之,初为中书省、尚书省长官之一,置省不常,员额不定; 武宗至大四年 (1311) 后,尚书省并入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各一员为中书省长官,总理政务,正一品。文宗至顺元年 (1330) ,专任右丞相,左丞相或置或省。明初沿置,正一品,洪武十三年 (1380)罢中书省,遂废。秦、汉、元皆居右丞相下,北朝、唐、宋居右丞相上。参见“丞相”。


官名。秦汉皆置,为百官之长,佐天子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国相,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其后,后周、金、元皆置。职权略轻。见《通典·职官一·宰相》、《金史·百官一·尚书省》、《元史·百官一·中书令》。

猜你喜欢

  • 爪牙吏

    得力的属下官吏。《汉书·酷吏传·王文舒》:“其爪牙吏虎而冠。”

  • 审录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朝审录囚,复核大理院各裁判厅、局并直隶察哈尔左翼、两广、云、贵刑事民事各案件。置郎中四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官署名。清末置,属法部掌朝审录囚、

  • 墨曹参军、行参军

    官名。见“公府墨曹”。

  • 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文宗至顺二年(1331)四月,由宣忠扈卫亲军都万户府改立。掌斡罗思军士。简称宣忠扈卫、斡罗思卫。置营于大都北,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置都指挥使、副使等职。

  • 马群侍中

    官名。辽朝北面群牧官。掌养马,位在马群太保下。

  • 太史友

    西周太史类史官同官僚友的称呼。《尚书·周书·酒诰》:“矧太史友、内史友”,友即僚友。《中方鼎铭》载周王命太史赏锡中土地,《中甗铭》载史儿将王命向中宣读,史儿即太史僚友。又称“太史寮,寮通僚。“太史寮”

  • 大行台尚书令

    官名。北魏置,大行台长官,掌辖区内的军政事务。北魏、南朝梁、东魏、西魏、北齐时多省称为“大行台”。唐高祖武德(618—626)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以此为长官,掌管内军人,总判省事,正二品。李世民

  • 总办秋审处

    即“秋审处“。

  • 飞骑

    唐初禁军士兵名号。见“左右屯营”。

  • 单于

    匈奴的国君称单于。《后汉书·光武帝纪》:“(二十四年)冬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于是分为南北匈奴。”《汉书·匈奴传》说:“单于姓挛鞮氏……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