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
揆相关字典
揆[ku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阁揆[gé kuí]内阁首脑。指内阁首相﹑内阁总理等。 
- 不揆[bù kuí]自谦之词。不自量。 
- 览揆[lǎn kuí]审察衡量。《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意为我的父亲观看审度我初生的日月,赐我以美名。后因用作生日的代称:览揆之辰。参见“初度”。 
- 枢揆[shū kuí]指宰相之位。 
- 庶揆[shù kuí]犹百官。 
- 宅揆[zhái kuí]谓总领国政。语本《书.舜典》:“使宅百揆。”孔传:“使居百揆之官。” 
- 机揆[jī kuí]机要政务。 
- 纳揆[nà kuí]任用百官。语出《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 量揆[liàng kuí]量度;估量。 
- 百揆[bǎi kuí]1.总理国政之官。 2.指各种政务。 3.百官。 
- 一揆[yī kuí]《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左揆[zuǒ kuí]左丞相。唐 元稹《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奉常正秩,左揆兼荣。”明 宋濂《题周益公所藏欧阳公遗墨后》:“﹝ 淳熙 ﹞十六年己酉正月,进左揆。” 
- 卜揆[bǔ kuí]测度谋划。 
- 端揆[duān kuí]指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 
- 稽揆[jī kuí]考查揣度。 
- 准揆[zhǔn kuí]犹测度。 
- 道揆[dào kuí]1.准则;法度。 2.制订法规。 3.指制订法规之机构。 
揆[kuí]字的成语
- 揆文奋武[kuí wén fèn wǔ]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 不可揆度[bù kě kuí duó]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 登庸纳揆[dēng yōng nà kuí]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 
- 揆情度理[kuí qíng duó lǐ]揆:估量揣测;度:猜想。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 从情理上揣度 
- 揆情审势[kuí qíng shěn shì]估量情况审察形势。 
揆[ku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揆德[kuí dé]度量人的品德。 
- 揆格[kuí gé]谓对客观事物的量度推究。 
- 揆策[kuí cè]犹画策。 
- 揆叙[kuí xù]《书.舜典》:“百揆时叙。”本谓百官百事承顺。后以“揆叙”为统理安排。 
- 揆务[kuí wù]1.考虑﹑研究各类事务。 2.宰相的职务。 
- 揆路[kuí lù]宰相之位;内阁。 
- 揆违[kuí wéi]离别。 
- 揆度[kuí duó]〈书〉估量;揣测:揆度得失。 
- 揆构[kuí gòu]规划营造。 
- 揆门相[kuí mén xiāng]宰相的别称。语出《书.舜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 
- 揆宰[kuí zǎi]宰相。 
- 揆搆[kuí gòu]规划营造。前蜀 杜光庭《嘉州王仆射五符镇宅词》:“臣顷以所居,须资揆搆,巨功既毕,輒备焚修。” 
揆[ku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鸣弦揆日[míng xián kuí rì]《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后以“鸣弦揆日”称赞嵇康的恬静寡欲,坦荡无私。 
- 瞻星揆地[zhān xīng kuí dì]上观天候,下察地形。 
- 不揆梼昧[bù kuí táo mèi]自谦之词。谓不自量,愚昧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