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
庶相关字典
庶[sh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庶几[shù jī]- ①差不多: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②连词。前面先说明某种情况或条件,以“庶几”连下句,说出后果,含“才能、以便”的意思:创口久溃不收,只有割去腐肉,庶几生新。
 
- 庶羣[shù qún]- 群臣。《书.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孔传:“纣众群臣用酒沈荒,腥秽闻在上天。”一说为邦邑之长。
 
- 庶群[shù qún]- 群臣。
 
- 庶衍[shù yǎn]- 广阔平坦。
 
- 庶子[shù zǐ]-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 庶女[shù nǚ]- 1.平民的女儿。 2.旧指妾所生的女儿。
 
- 庶兄[shù xiōng]- 庶出之兄。
 
- 庶习[shù xí]- 左右亲幸之人。
 
- 庶氏[shù shì]- 犹他氏。
 
- 庶工[shù gōng]- 百官。
 
- 庶老[shù lǎo]- 古代士之告老退休者。《尚书大传》卷五:“大夫﹑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余子毕出,然后皆归。”郑玄注:“上老,父师也;庶老,少师也。”《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孔颖达疏引熊安生云:“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也。”《魏书.高祖纪下》:“﹝二月﹞丙午,诏畿内七十以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之礼……三月丙寅,宴群臣及国老﹑庶老于华林园。”一说庶老兼指士人告老退休者与庶人之老者。
 
- 庶鱼[shù yú]- 古代传说中的鳞虫类动物。
 
- 庶祈[shù qí]- 希望,祈求。
 
- 庶訧[shù yóu]- 同“庶尤”。
 
- 庶黎[shù lí]- 庶民。
 
- 庶乎[shù hū]- 犹言庶几乎。近似,差不多。 几乎,差不多,将近
 
- 庶伯[shù bó]- 众伯。伯,古时管辖一方的长官。《书.酒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孔传:“众伯。”一说为邦伯。
 
- 庶产[shù chǎn]- 庶出。
 
- 庶慎[shù shèn]- 指众慎罚之事。《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周秉钧易解:“慎,与狱连言,盖谓慎罚也。”一说为众当慎之。见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四。
 
- 庶劫[shù jié]- 佛教语。犹众世。
 
- 庶府[shù fǔ]- 1.指朝廷诸掌管府藏之吏。 2.指政府各部门。
 
- 庶类[shù lèi]- 万物,万类。
 
- 庶旧[shù jiù]- 庶老。
 
- 庶土[shù tǔ]- 众土;各地。
 
- 庶赦[shù shè]- 赦免众人。意谓不究胁从。
 
- 庶几乎[shù jī hū]- 1.庶几。或许,大概可以。 2.庶几。近于,略同。
 
- 庶侈[shù chǐ]- 1.众多。 2.多,赞许。
 
- 庶隶[shù lì]- 庶人和隶人。泛指操贱业者。
 
- 庶女叫天[shù nǚ jiào tiān]- 指春秋时齐国一民女负冤莫申,仰天呼号事。
 
- 庶人风[shù rén fēng]- 谓卑恶之风。语出战国楚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寃,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 庶兽[shù shòu]- 传说中的异兽名。
 
- 庶人[shù rén]- 西周时用以称农业生产者。春秋时其地位在士之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后泛指无官爵的平民。 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 庶物[shù wù]- 众物,万物。 各种事物置三公三孤,以为论道之官;次置六卿,以分司庶务。——《隋书.百官志》
 
- 庶男[shù nán]- 庶出之子。
 
- 庶孽[shù niè]- 妃妾所生之子。犹树有孽生,故称。
 
- 庶品[shù pǐn]- 1.犹众物,万物。 2.指众多祭品。 3.众官,百官。品,品官。
 
- 庶姬[shù jī]- 众姬妾;众妃嫔。
 
- 庶务[shù wù]- 1.各种政务;各种事务。 2.旧时特指机关总务部门主管的各项事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 庶庶[shù shù]- 众多貌。
 
- 庶兄弟[shù xiōng dì]- 1.众兄弟。 2.庶出之兄弟。
 
- 庶弟[shù dì]- 庶出之弟。
 
- 庶官[shù guān]- 1.各种官职。 2.百官。多指一般官员。
 
- 庶顽[shù wán]- 众愚妄之人。
 
- 庶姓[shù xìng]- 古代指与天子或诸侯国君异姓且无亲属关系者。
 
- 庶妃[shù fēi]- 清代妃嫔之一。地位较低。
 
- 庶蛊[shù gǔ]- 驱除毒虫。
 
- 庶政[shù zhèng]- 各种政务。
 
- 庶威[shù wēi]- 指众暴虐之人。《书.吕刑》:“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孔传:“众为威虐者。”一说为盛其威势。见周秉钧《尚书易解》。
 
- 庶言[shù yán]- 群言;舆论。《书.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孔传:“文王无所兼知于毁誉众言及众刑狱﹑众当所慎之事。”《礼记.缁衣》:“君陈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郑玄注:“众言同,乃行之。”宋王安石《枢密使张昪封赠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国枢要。”一说为教令。见曾运干《尚书正读》卷六。
 
- 庶职[shù zhí]- 普通官职。
 
- 庶建[shù jiàn]- 非长子而袭承王侯位。
 
- 庶尤[shù yóu]- 众人的怨恨。
 
- 庶征[shù zhēng]- 各种征候。
 
- 庶叔[shù shū]- 庶出之叔父。
 
- 庶邦[shù bāng]- 诸侯众国。
 
- 庶国[shù guó]- 众国。指各诸侯国。
 
- 庶襚[shù suì]- 亲友赠送死者的衣被。
 
- 庶功[shù gōng]- 《书.益稷》:“敷纳以言,明庶以功。”孔传:“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后以“庶功”称各种事功。
 
- 庶民[shù mín]- 众民;平民。 百姓;平民即日罢杨彪、 黄琬、 荀爽为庶民。——《三国演义》
 
- 庶旄[shù máo]- 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
 
- 庶姑[shù gū]- 庶出的姑母。
 
- 庶僚[shù liáo]- 见“庶寮”。
 
- 庶出[shù chū]- 妾所生(的子女)。 旧指妾所生的子女三小姐乃政老爷之庶出,名 探春。——《红楼梦》
 
庶[sh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黎庶[lí shù]- 犹黎民。百姓;民众:黎庶安居,必王者也。
 
- 殆庶[dài shù]- 1.《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后以“殆庶”指贤德者。 2.犹言近似,差不多。
 
- 寮庶[liáo shù]- 百官,众官。
 
- 繁庶[fán shù]- 1.众多。 2.指众多的事务。 3.繁荣富庶。
 
- 氓庶[méng shù]- 百姓。
 
- 嫡庶[dí shù]- 1.指嫡子与庶子。 2.指正妻与妾。
 
- 士庶[shì shù]- 1.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2.士族和庶族。
 
- 稠庶[chóu shù]- 密而众多。
 
- 贱庶[jiàn shù]- 指婢妾。以其地位低下,因称。
 
- 品庶[pǐn shù]- 众人;百姓。
 
- 枝庶[zhī shù]- 嫡长子以外的支系。
 
- 宗庶[zōng shù]- 宗子和庶子。
 
- 蒸庶[zhēng shù]- 民众;百姓。
 
- 兆庶[zhào shù]- 犹言兆民。
 
- 众庶[zhòng shù]- 众民;百姓。
 
- 理庶[lǐ shù]- 犹治民。
 
- 衆庶[zhòng shù]- 众民;百姓。《书·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韩非子·问田》:“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宋 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今续得广牒,以 义丁 越界深入,肆行刼杀,大不可令众庶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教权庞大,则復之假手于帝王,比大权尽集一人,则又颠之以众庶。”
 
- 梨庶[lí shù]- 1.亦作“棃庶”。 2.黎庶,百姓。梨,通“黎”。
 
- 孽庶[niè shù]- 即孽子。
 
- 僚庶[liáo shù]- 庶僚,众官。
 
- 芸庶[yún shù]- 百姓。
 
- 三庶[sān shù]- 唐玄宗废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时称“三庶”。
 
- 黔庶[qián shù]- 黔首庶民。指百姓。
 
- 明庶[míng shù]- 1.谓表明众人的事功。《书.益稷》:“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孔传:“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孔颖达疏:“明显众人所能,当以功之大小。”后用以指众人。 2.见“明庶风”。
 
- 匹庶[pǐ shù]- 平民。
 
- 人庶[rén shù]- 即庶人。指百姓,平民。
 
- 臣庶[chén shù]- 臣民:位临臣庶,威重四海|主上与臣庶隔绝。
 
- 凡庶[fán shù]- 平民;平常人。
 
- 蕃庶[fán shù]- 1.繁盛;众多。 2.滋生;繁衍。
 
庶[shù]字在中间的词语
- 中庶子[zhōng shù zǐ]- 太子属官。《战国策.韩策二》:“中庶子强谓太子曰:不若及齐师未入﹐急击公叔。”鲍彪注:“庶子﹐本周官﹐秦置中庶子﹐为太子官。”一说掌公族之官。 官名。战国时为掌管公族事务的官,汉以后为太子的属官中庶子蒙嘉。——《战国策.燕策》
 
- 匹夫庶妇[pǐ fū shù fù]- 同“匹夫匹妇”。
 
- 长庶男[cháng shù nán]- 犹长庶。
 
- 头庶剠[tóu shù qíng]- 即涿鹿黥。古代刑罚的一种。用刀刺刻额,再涂上墨。
 
- 祖庶母[zǔ shù mǔ]- 祖妾之有子者。
 
- 明庶风[míng shù fēng]- 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