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
准相关字典
准[zhǔn]字在结尾的词语
- 仪准[yí zhǔn]法度标准。 
- 趋准[qū zhǔn]方向;准则。 
- 三准[sān zhǔn]指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管子.轻重甲》:“故知三准同策者,能为天下。不知三准之同策者,不能为天下。”马非百新诠引尹桐阳云:“三准者,一调高下,二分并财,三散积聚也。”一说指万物通﹑万物运﹑万物贱三条准则。见《管子集校》郭沫若案语。 
- 平准[píng zhǔn]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3.平稳;公平;平衡。 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 国准[guó zhǔn]治理国家的准则。 
- 评准[píng zhǔn]评议的准则。 
- 批准[pī zhǔn]上级对下级的请求等表示准许:学校已批准了我们提出的意见。 
- 范准[fàn zhǔn]规范准则。 
- 议准[yì zhǔn]审议核准。 
- 应准[yìng zhǔn]应允。 
- 音准[yīn zhǔn]音乐上指音高的准确程度。 
- 凭准[píng zhǔn]1.依据;根据。2.作为根据的事物。3.准信,确信。 凭据、标准 
- 龙准[lóng zhǔn]1.《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后以“龙准”借指皇帝。 2.指帝王之鼻。 
- 折准[shé zhǔn]抵偿。 
- 识准[shí zhǔn]识见。 
- 斠准[jiào zhǔn]校准。 
- 世准[shì zhǔn]世人的楷模﹑准绳。 
- 直准[zhí zhǔn]正则。 
- 调准[tiáo zhǔn]使进入视野和听力范围之内(如通过望远镜或收音机);耳朵发现或收听到(无线电波或信号)。 使进入视野和听力范围之内(如通过望远镜或收音机);耳朵发现或收听到(无线电波或信号) 
- 规准[guī zhǔn]规矩准绳。喻规则;准则。 
- 理准[lǐ zhǔn]道理准确。 
- 拿准[ná zhǔn]谓十分有把握。 
- 方准[fāng zhǔn]1.方形鼻子。 2.方形帽饰。 
- 许准[xǔ zhǔn]准许。 
- 概准[gài zhǔn]用平物的量器刮平。极言其平。 
- 国家标准[guó jiā biāo zhǔn]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关批准、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标准。中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国标”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组成,即gb。 
- 无定准[wú dìng zhǔn]没有一定。 
- 瞅准[chǒu zhǔn]看准确;看中。 
- 彝准[yí zhǔn]固定的制度;准则。 
- 定准[dìng zhǔn]①(定准儿)确定的标准:工作要有个定准,不能各行其是。②一定;肯定:你看见了定准满意ㄧ究竟派谁去,现在还没定准。 
- 程准[chéng zhǔn]标准;模范。 
- 通准[tōng zhǔn]共同的准则。 
- 工资标准[gōng zī biāo zhǔn]1.旧称“工资率”。工资等级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按工人单位工作时间(小时﹑日﹑月)规定的工资额。 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各类专业人员(如教师﹑医师﹑工程师等)按等级规定的月工资额。 
- 获准[huò zhǔn]得到准许:开业申请业已获准。 
- 邀准[yāo zhǔn]谓得到许可。 
- 瞻准[zhān zhǔn]循例照办的制度。 
- 恒准[héng zhǔn]固定的标准。 
- 法准[fǎ zhǔn]规范标准。 
- 保不准[bǎo bù zhǔn]说不定,可能。 
- 吃得准[chī de zhǔn]猜得透,估计得准。 
- 没准[méi zhǔn]说不定;不一定。 
- 兑准[duì zhǔn]称准,秤足。 
- 常准[cháng zhǔn]1.定法;原则。 2.指一定的标准。 
- 律准[lǜ zhǔn]古人奏乐时,用以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 
- 高准[gāo zhǔn]《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后因以“高准”借指皇帝。 
- 社会标准[shè huì biāo zhǔn]即“社会规范”。 
- 鼻准[bí zhǔn]鼻尖;鼻梁。 
- 保准[bǎo zhǔn]①可以信任;可靠:他说话不保准ㄧ这片洼地要是改成稻田,收成就保准了。②担保;担保做到:保准办到ㄧ这是我的缺点,我保准改。 
- 令准[lìng zhǔn]良好的典范。 
- 特准[tè zhǔn]特别批准;特别准许:~记者旁听会议。 
- 玄准[xuán zhǔn]高鼻子。 
- 不准[bù zhǔn]1.不许可;不允许。 2.不一定;说不定。 
- 恩准[ēn zhǔn]降恩准予(请求);敬称得到批准。如:蒙老爷恩准,小的不胜万千之喜。 
- 核准[hé zhǔn]审核后批准:施工计划已经审计部门核准。 
- 明准[míng zhǔn]明确的准则﹑规矩。 
- 中准[zhōng zhǔn]1.符合水准。2.即平准。 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3.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 
- 水准[shuǐ zhǔn]①地球各部分的水平面:水准线。②犹“水平”。业务、生产、生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写作水准|业务水准|提高生活水准。 
- 对准[duì zhǔn]1.瞄准。如:把一架摄影机对准那个景物。2.准线。如:轴对准。 
- 吃不准[chī bù zhǔn]捉摸不住;把握不定。 感到没有把握 
- 的准[de zhǔn]标准﹐准则。 
- 霜准[shuāng zhǔn]严肃的法纪。 
- 作不准[zuò bù zhǔn]方言。谓难以断定。 
- 请准[qǐng zhǔn]请求批准。 
准[zhǔn]字在开头的词语
- 准伏[zhǔn fú]在供词或公文上签画的花押。 
- 准况[zhǔn kuàng]据此推断。 
- 准绳[zhǔn shéng]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引申为言论、行动等的标准或准则:以先哲为准绳|行动准绳。 
- 准当[zhǔn dāng]准确恰当。 
- 准执[zhǔn zhí]箭靶。 
- 准时[zhǔn shí]确守规定的时刻。 正好是约定的时间 
- 准准[zhǔn zhǔn]犹整整。 
- 准定[zhǔn dìng]肯定,一定。 准保孩子的病准定会好我准定去 
- 准确[zhǔn què]谓与实际或预期完全符合。 严格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准确的时间这些词语用得很准确 
- 准儿[zhǔnr]确定的主意、方式、规律等(大多用在“有、没有”后面):心里有~。他到底来不来,还没有~。 
- 准点[zhǔn diǎn]谓依照规定的钟点。 
- 准折[zhǔn shé]1.变卖;折价。 2.偿还;抵偿。 
- 准承[zhǔn chéng]打算;料想。 
- 准提[zhǔn tí]佛教菩萨名。梵语的音译。意为“清净”。密宗列为莲华部六观音之一。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 
- 准法[zhǔn fǎ]1.供人遵循的法度﹑仿效的模式。 2.以“准”调和乐律的方法。 
- 准尉[zhǔn wèi]某些国家的军衔,在上士之上,少尉之下。 
- 准星[zhǔn xīng]①枪械瞄准装置的前方照准器。通常位于枪口上端,与表尺缺口相辅构成瞄准基线。有圆柱形、圆锥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形状。通常枪械准星可调整,以便试枪矫正射击效果。②秤上的定盘星。 
- 准假[zhǔn jià]
 
- 准局[zhǔn jú]谓职责范围的划分。 
- 准则[zhǔn zé]言行等所依据的原则:行动准则|思想准则。 
- 准的[zhǔn dì]1.标准;准则。 2.谓射中目标,弄准确。 “准”、“的”都是箭靶,即射击目标,故引申为标准斯并惇史播其徽音,良能以为准的。——《晋书.良吏传序》 
- 准鹄[zhǔn hú]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 
- 准望[zhǔn wàng]1.谓辨正方位。 2.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3.犹对等,平等。 
- 准遵[zhǔn zūn]遵循;依照。 
- 准奏[zhǔn zòu]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 准夫[zhǔn fū]即准人。 
- 准详[zhǔn xiáng]旧时公文用语。意谓批准了上报的材料或请示报告。 
- 准家[zhǔn jiā]主人家,东家。 
- 准将[zhǔn jiàng]1. 陆军、海军陆战队或空军中军衔低于少将高于上校的军官。2.海军衔的一级,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3.英空军军衔的一级,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4.英陆军军衔的一级,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 
- 准噶尔[zhǔn gá ěr]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 
- 准限[zhǔn xiàn]犹标准。 
- 准衡[zhǔn héng]均衡,使均等。 
- 准程[zhǔn chéng]一定的规程,确定的把握。 
- 准行[zhǔn xíng]准许;许可。 
- 准备活动[zhǔn bèi huó dòng]指较剧烈运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做各种运动动作作准备,以预防伤害事故。内容有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操、武术操、游戏以及各种专门性练习。 
- 准式[zhǔn shì]1.标准;楷模。 2.依照准则或样式。 
- 准格[zhǔn gé]犹言标准,规格。 
- 准人[zhǔn rén]古代狱官,掌管司法刑狱的官。 
- 准据[zhǔn jù]依据。 
- 准头[zhǔn tou]鼻子的最下端。 准稿儿;把握性;精确度稀里马哈,没个准头 
- 准度[zhǔn dù]测量;衡量。 
- 准信[zhǔn xìn]1.确信。 2.确实的消息。 确实可信的信息这件事什么时候办,你听我准信 
- 准算[zhǔn suàn]犹折算;抵帐。 
- 准揆[zhǔn kuí]犹测度。 
- 准条[zhǔn tiáo]抹灰时(如在墙上)先抹成的一条,作为灰泥厚度的规准。 抹灰时(如在墙上)先抹成的一条,作为灰泥厚度的规准 
- 准直[zhǔn zhí]准绳。 准绳先定准直 
- 准话[zhǔn huà]确定的话。 确定的话什么时候定好日子,我再给您个准话 
- 准正[zhǔn zhèng]据一定标准查对。 
准[zhǔn]字在中间的词语
- 龙准公[lóng zhǔn gōng]见“龙准翁”。 
- 由准氏[yóu zhǔn shì]界尺的别称。 
- 标准音[biāo zhǔn yīn]标准语的语音,一般都采用占优势的地点方言的语音系统,例如北京语音是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 
- 国际准则[guó jì zhǔn zé]在国际交往中,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并遵守的行为规范。如联合国宪章、许多国际公约中规定的准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 无准拟[wú zhǔn nǐ]尚无确定的打算﹑安排。 
- 标准时区[biāo zhǔn shí qū]按经线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二十四区,每一区跨十五度,叫做一个标准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那一区叫做零时区。以东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东一时区、东二时区…东十一时区。以西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西一时区、西二时区…西十一时区。以东经180°(也就是西经180°)为中线的时区叫做东十二时区,也就是西十二时区。相邻两个标准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如东一时区比零时区早一小时,西一时区比零时区晚一小时。也叫时区。 
- 水准仪[shuǐ zhǔn yí]测量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借助管状水准器能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配合水准标尺进行水准测量。常用的有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激光水平仪等。 
- 标准时[biāo zhǔn shí]①同一标准时区内各地共同使用的时刻,一般用这个时区的中间一条子午线的时刻做标准。②一个国家各地共同使用的时刻,一般以首都所在时区的标准时为准。我国的标准时(北京时间)就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比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零时区早八小时。 
- 标准台[biāo zhǔn tái]拖拉机的统一计算单位,每十五个牵引马力叫一标准台。如一台三十六个牵引马力的拖拉机就等于2.4个标准台。 
- 龙准翁[lóng zhǔn wēng]指汉高祖。 
- 标准时间[biāo zhǔn shí jiān]指采取某种技术措施或使用某种仪器所规定的最佳使用时间。 
- 标准镜头[biāo zhǔn jìng tóu]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其视角一般为45°标准镜头50°。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 批准书[pī zhǔn shū]国家领导人签署批准本国同外国签订条约的文件。凡需要批准的条约,双方领导人批准后,两国互换批准书即可生效。 
- 隆准公[lóng zhǔn gōng]汉高祖刘邦的别称。 
- 标准粉[biāo zhǔn fěn]指一百斤麦子磨出八十五斤白面的面粉。 
- 标准状况[biāo zhǔn zhuàng kuàng]通常规定温度为273.16k(0°c)和压强为101.325千帕(或取近似值1.013×10^5帕)作为气体的标准状况。因气体的体积跟温度和压强有关,在相同情况下才可比较。 
- 标准海水[biāo zhǔn hǎi shuǐ]经过放置和严格过滤,调整其氯度约为19.38‰的大洋海水。密封在玻璃安瓿中。国际上以此作为测定海水的氯度和盐度的统一标准。为使用方便,有的国家据此制备了本国的标准海水。中国标准海水由青岛海洋大学制备,其氯度为17‰标准海水19‰。 
- 标准像[biāo zhǔn xiàng]指人的正面半身免冠相片。 指人的正面半身免冠相片 
- 标准语[biāo zhǔn yǔ]有一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是全民族的交际工具,如汉语的普通话。 
准[zhǔn]字的成语
- 十拿九准[shí ná jiǔ zhǔn]比喻很有把握。 
- 推情准理[tuī qíng zhǔn lǐ]推:推测。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 法脉准绳[fǎ mài zhǔn shéng]犹言法则标准。 
- 规矩准绳[guī jǔ zhǔn shéng]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 准情酌理[zhǔn qíng zhuó lǐ]准:依据,按照。指依据情况,斟酌事理。形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已发生的事情或问题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