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豆煎

黑豆煎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5升(雄者),桑根白皮5两(锉,以上用水2斗,煮令豆烂,取净汁,更入后药),羌活(去芦头,为末)半两,蒺藜子(炒,为末)半两,海桐皮(为末)半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为末)半两。

制法除前2味取汁外,入后4味末一处和匀,银石铫内文武火熬成煎。

功能主治脚气,并诸风毒。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黑豆煎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3升,附子1两(生用,去皮脐),天雄(生用,去皮脐),以上3味,用水1斗,同煮,候豆烂熟,即出,薄切,焙干,去豆用汁。天麻1两,五加皮2两,牛膝2两(去苗),威灵仙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无力,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入豆汁中,煎如稀饧。每服半匙,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

普济方》卷一九五: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1升,生地黄汁2两,麦门冬2两,生藕汁2两,酥半两。

制法先用水5盏,煎黑豆至2盏,去豆取汁,再煎至1盏,然后下蜜、生地黄麦门冬、生藕等汁并酥相和,慢火煎成膏,瓷器盛,候冷。

功能主治急黄。烦躁口干,遍身悉黄。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或1匙,1日3次,食后含化。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五

猜你喜欢

  • 蓝青丸

    《千金》卷二十:蓝青丸药方名称蓝青丸处方蓝青汁3升,黄连8两,黄糵4两,乌梅肉2两,白术2两,地榆2两,地肤子2两,阿胶5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焦热,水谷下痢。用法用量方中地肤子,《圣济总录》作地

  • 复脉汤

    药方名称复脉汤处方炙甘草西洋参火麻仁生地麦冬功能主治益阴生脉。治气血虚亏,心悸,口干舌燥,脉结代。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川芎石膏散

    《医学入门》卷八:川芎石膏散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散处方川芎芍药当归山栀黄芩大黄菊花荆芥人参白术各1.5克滑石12克寒水石桔梗各6克甘草9克石膏防风连翘薄荷各3克砂仁0.75克功能主治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

  • 荔枝干大枣

    药方名称荔枝干大枣处方荔枝干大枣各7枚功能主治补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摘录《民间方》

  • 固阳散火汤

    药方名称固阳散火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升麻、葛根、当归尾、连翘、防风、生地、木通、荆芥穗。功能主治疏风固表消毒,预防痒塌。主痘出色艳而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七

  • 和解至圣丹

    药方名称和解至圣丹处方郁金3钱,柴胡1钱,白芍3钱,白芥子1钱,天花粉1钱,苏子1钱,荆芥1钱,甘草5分,茯苓1钱。功能主治开郁。主关隔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平常而有至圣。盖肝气之郁,必

  • 醋煮香附丸

    药方名称醋煮香附丸别名醋附丸处方大香附子(置盆中擦去皮,以米醋浸半日,用瓦锅慢火煮令醋热,滤出切片)。制法上研为粉,用米醋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功能主治妇人经候不调,血气刺痛,腹胁膨胀,头晕恶心

  • 楝实塞耳方

    药方名称楝实塞耳方处方楝实5合。制法上药烂捣。功能主治耳卒肿。用法用量每用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 胡椒糖

    药方名称胡椒糖处方白胡椒2克葡萄糖粉18克制法把白胡椒先放入捣筒内捣碎,继续捣成极细粉末,同葡萄糖粉一并拌和均匀即可。功能主治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用法用量1岁以下小儿每次0.3~0.5

  • 灯花丸

    药方名称灯花丸处方灯花20个,乳香(皂子大)2块。制法上为末,粟米饮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惊啼,夜啼。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桃心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