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知母汤

黄芩知母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黄柏(去粗皮,炙)15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五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晨起、午后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方出《万氏家抄方》卷二,名见《医统》卷四十四: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山栀、桑皮、杏仁甘草知母、贝母、桔梗天花粉

功能主治火嗽。夏月嗽,有声痰火面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方出《万氏家抄方》卷二,名见《医统》卷四十四

婴童百问》卷十: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葛根半两,陈皮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麻黄半两(去节),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色瘢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身体温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半盏,去滓服。

不呕逆,去陈皮,加芍药。

摘录婴童百问》卷十

医学集成》卷二: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二母、桑皮、天冬杏仁、花粉、炒栀、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鼻中干燥。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七: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1两(去心),知母(焙)1两,山楂3分,黄柏(去粗皮,炙)半两,甘草(炙)半两(一方加竹叶)。

制法上捣筛。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治疹全书》卷中: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麻黄前胡防风葛根陈皮杏仁牛蒡黄芩知母石膏

功能主治透疹达表,解毒清火。主疹已出,斑烂如锦,或紫或青或白,脓水腥臭不干,胸膈迷闷,呕吐清水,身体壮热,痰嘶无汗。

用法用量无吐逆,去陈皮,加白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猜你喜欢

  • 黄铤子

    《鸡峰》卷二十三:黄铤子药方名称黄铤子别名麝香牛黄丸处方天麻1两,防风1两,人参1两,干蝎(全者)1分,白僵蚕半两,甘草1分,朱砂1分,雄黄1分,麝香1分,牛黄1分(一方加白附子半两,火炮)。制法上为

  • 补益养荣汤

    药方名称补益养荣汤处方熟地黄1钱半,当归身1钱2分,白芍药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川芎8分,人参8分,知母8分,黄柏7分,甘草5分,五味子9粒。制法上锉,作一帖。功能主治虚劳气血俱损,及

  • 畅肝清痢汤

    药方名称畅肝清痢汤处方白芍5钱,当归5钱,枳壳2钱(炒),槟榔2钱,甘草5分,莱菔子3钱(炒,研),车前子3钱,煨老姜2钱。功能主治春三月人患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2-3服即痊愈。如初病恶寒发烧,此

  • 赤小豆涂敷方

    药方名称赤小豆涂敷方处方赤小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丹毒手掌大,身体赤发,痛痒微肿。用法用量以鸡子白调如糊,涂丹上,干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肥皂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肥皂丸药方名称肥皂丸别名玉容肥皂丸(《冯氏锦囊》卷十九)处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猪牙皂角 白蒺藜白蔹草乌山奈甘松白丁香杏仁豆粉各30克轻粉密陀僧樟脑各15克 孩儿茶9克 肥皂(去

  • 手阳丹

    药方名称手阳丹处方憨葱5枝(捣如泥)陈蜂窝4~5个(烧存性,为末)制法上药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指甲青色,体冷,脉沉细而微。用法用量手心内握定,用手帕紧札,须臾汗出,以棉被覆盖

  • 参耆补肺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肺汤处方人参黄誊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山茱萸山药五味子麦门冬甘草各1.5克 熟地4.5克牡丹皮3克功能主治主肺痈。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

  • 定痛当归散

    药方名称定痛当归散别名定痛散处方当归2两,川芎2两,赤芍药2两,白芍药2两,熟地2两,羌活2两,独活2两,牛膝2两,续断2两,白芷2两,杜仲2两,川乌(炮)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肉桂1两,南木香5

  • 半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散药方名称半夏散处方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 针头散

    药方名称针头散处方赤石脂15克乳香白丁香各6克 砒(生)黄丹各3克轻粉麝香各1.5克蜈蚣1条(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一切顽疮瘀肉不尽,及疬核不化,疮口不合。用法用量搽瘀肉上,其肉自化。若疮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