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平补汤

黄耆平补汤

药方名称黄耆平补汤

处方陇西黄耆3两,枸杞根皮3两,桂3两,麦门冬3两,甘草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五劳百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大病后,不复常行动,喘惙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悸咽干,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四匕,加生姜寸许,细切别研,生米泔汁3升,同煮至1升半,分2服,温热进之,每日2次,通为4服。

摘录《元和纪用经》

猜你喜欢

  • 赤小豆粥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赤小豆粥药方名称赤小豆粥处方赤小豆、粳米。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主用法用量煮粥服。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朱氏集验方》卷四:赤小豆粥药方名称赤小豆粥处方赤小豆(炒

  • 椒矾汤

    药方名称椒矾汤处方蜀椒3两,白矾(碎)3两,葱白1握(并须洗净),大豆5升(拣净),盐2两,生姜(切)2两。功能主治脚气。兼治肠风,瘾疹,眼昏,鼻衄,耳聋等疾。用法用量上纳釜中,以浆水3斗,煮至2斗5

  • 凌霄花根丸

    药方名称凌霄花根丸处方凌霄花根(去皮,洗,焙)3两,乌药(锉)半两,人参半两,皂荚子50枚。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肠虚冷风秘。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温水送下,每日2次。摘录《圣

  • 含汤

    药方名称含汤处方肥松脂3两,皂荚1个(去皮子,炙令黄),石盐7枚。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牙齿疼,虫痛。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8合,去滓,温含,冷吐之。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

  • 地连散

    药方名称地连散处方地景皮、诃子。功能主治玉茎上生疮。用法用量上用地骨皮煎汤洗,诃子连核烧存性,为末干掺。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黑丑散

    药方名称黑丑散处方黑丑30克,制半夏30克,炒白芥子60克,木香30克,橘红30克,茯苓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健脾和胃,行气化饮。主水饮停胃。(妊娠胃痛)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3-6克,水煎,去滓

  • 吃力迦丸

    药方名称吃力迦丸别名苏合香丸(《苏沈良方》卷五)。处方吃力迦(即白术)光明砂(研)麝香诃黎勒皮 香附子沉香(重者)青木香丁子香安息香白檀香荜茇犀角各30克 熏陆香苏合香龙脑香各15克制法上十五味,捣筛

  • 京芎散

    药方名称京芎散处方京芎、赤石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疳泻进退。用法用量又方加蚵蚾灰、诃子(炮)、黄连(炒)、肉豆蔻(炮)、当归(焙),作丸子尤妙。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 参茸广嗣鱼鳔丸

    药方名称参茸广嗣鱼鳔丸处方净鱼鳔1斤(分4份,用牡蛎、蛤粉、麦麸各面炒成珠),鹿角胶4两,鹿角霜4两,生沙苑4两,蒺藜4两,人参1两,麦冬1两,天冬1两,当归1两,泽泻1两,山茱萸1两,芡实1两,菖蒲

  • 艾胶散

    药方名称艾胶散处方干姜3两,艾叶2升,胶如手掌大。功能主治卒吐血。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顿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