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散子

黄散子

普济方》卷一八三:黄散子

药方名称黄散子

处方槟榔半两,桂1两,大黄半两(煨),木香1两,益智2两,茴香1两,郁金1两,当归1两,川芎2两,天仙藤2两,陈皮2两,紫苏2两,麦糱(炒)2两,牵牛1两,羌活1两,萝卜子2两(淘洗,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气不顺,胸满喘急,伤寒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钱,木瓜紫苏汤调下;或伤寒时疾,用水1盏,木瓜紫苏、姜、枣,同煎8分,热服。

注意阴证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三

《博济》卷四:黄散子

药方名称黄散子

处方阿胶(炙令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前、产后被血冲心。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醋汤调下阿胶丸1丸。

摘录《博济》卷四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黄散子

药方名称黄散子

处方天南星(大者)3个(杵末,以水于铫子内煎出花味,以匙挑于纸上,摊干用),天麻1分,鬼箭1分(洗去尘土,不用茎),黑附子1分(轻炮,去皮脐),麻黄1分(去节),麝香1分,牛黄1分(并研),干蝎梢1分。

制法上为末,更一处细研如粉。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搐搦。

用法用量临发时用槐皮煎酒,并取母两边乳汁,同调下1字。汗出神验。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聚宝方》:黄散子

药方名称黄散子

处方牛胆3两,郁金3两,青蛤粉3两,猪胆3个,大黄半两,黄连半两,雄黄1钱。

制法上为末,入胆中填满,阴干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眼,雀目,赤眼,气眼。

用法用量每服大人1钱,小儿半钱,食后新水调下。赤眼、气眼、雀目,日进3服,3-5日愈;疳目,5日愈。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聚宝方》

猜你喜欢

  • 姜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姜黄散药方名称姜黄散处方川姜黄(成片子者)120克 蓬莪术红花桂心川芎各30克延胡索牡丹皮当归各60克白芍药9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子脏久冷,月水不调,及瘀血凝滞,脐腹刺痛

  • 活命饮

    《良方合璧》卷下:活命饮药方名称活命饮处方当归尾1钱5分,红花1钱,皂角刺1钱,沉香1钱,石决明1钱,羌活1钱,穿山甲1钱,连翘1钱(去心),威灵仙1钱,花粉1钱5分,滴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

  • 穿珠丸

    药方名称穿珠丸处方石菖蒲(节密者,去毛)5钱,麝香半钱。制法上为细末,熔黄腊半两,和为块。功能主治上壅耳聋。用法用量每用小石莲大,中间以大针穿窍,夜间安两耳内,日间取出。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黄连积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积壳汤处方川黄连、枳壳各等分。功能主治积热便结,内热烦躁,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夜卧不宁,腹中胀闷,胸前苦浊,大便不行,脉右关细数,由大肠积热所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补络补管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补络补管汤药方名称补络补管汤处方生龙骨30克(捣细)生牡蛎30克(捣细)萸肉30克(去净核)三七6克(研细,药汁冲服)功能主治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服后血犹不止者,加赭石细末

  • 麻黄五味汤

    药方名称麻黄五味汤处方麻黄3两(去节),干葛5两,石膏8两,生姜6两,茵陈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发汗泄黄。主急黄病。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去滓,分3次温服,相去10里久再服。服讫当欲汗,则

  • 酸枣汤

    《金匮要略》卷上:酸枣汤药方名称酸枣汤处方酸枣仁18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 芎藭6克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1.

  • 浸药酒

    药方名称浸药酒处方紫苏3两,牛膝3两,丹参3两,生姜6两,生地黄3升,香豉3升,紫菀3两,防风4两,橘皮3两,大麻仁1升5合。制法上细切,绢袋盛,以清酒2斗5升,浸3宿后开。功能主治痃癖气,漫心胀满不

  • 菩萨散

    药方名称菩萨散处方荆芥穗一两半,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炒)、白蒺藜(炒)、防风(炒),各二两;甘草(炒)一两。炮制上并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眦肿痒,或时赤痛,耳

  • 和肝清痢汤

    药方名称和肝清痢汤处方炒白芍1两,当归5钱,车前子3钱,炒枳壳1钱5分,赤苓3钱,甘草1钱,广木香1钱5分。功能主治夏、秋之间,初病腹痛,作泻而变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服痢轻,再服又轻,3-4服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