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鹿角膏

鹿角膏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鹿角膏

药方名称鹿角膏

处方鹿角尖。

功能主治一切痈疖初起者。

用法用量砂钵内同老米醋浓磨。以鹅翎涂拂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鹿角膏

药方名称鹿角膏

处方鹿角(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蠷螋尿疮。

用法用量醋调涂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医方类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鹿角膏

药方名称鹿角膏

别名麦饭石膏、三神膏、灵应膏、麦饭石围散

处方鹿角1只(烧作炭,候冷,捣筛为末),麦饭石约半斤(净洗干,碎如棋子大,有作末者,去之,于净熨斗中熬令色赤,投于米醋中,良久滤出;又熬如此9遍讫,筛为末。麦饭石者,即磨刀石及硙石是),白敛1大两(捣罗为末)。

制法上为细末,各取1大匙,以米酢5合,文武火煎之,酢少,又旋添,约煎五十沸已来,即止,令稀稠如糊,以新净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发背。毒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麦饭石膏(《圣惠》卷六十二)、三神膏(《圣济总录》卷一三一)、灵应膏(《外科精义》卷下)、麦饭石围散(《遵生八笺》卷十八)。本方改为散剂,名“鹿角散”(见《圣惠》)。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

猜你喜欢

  • 金主杖鹿角霜丸

    药方名称金主杖鹿角霜丸别名斑龙珠丸处方鹿角霜12两,天门冬末(净)2两,麦门冬末(净)2两,生地末(净)2两,熟地末(净;俱如法制)2两,厚黄柏4两(先用酒浸1宿,焙干,又以盐水浸1宿,焙干,碾为细末

  • 草果丸

    药方名称草果丸处方草果2钱(去瓤),三棱(烧)1钱,砂仁2钱,槟榔2钱,黑牵牛(去白)1钱,青皮(去瓤)2钱,巴豆1钱(去油)。制法上为末,面湖为丸。功能主治小儿疳浮,脾胃虚弱。用法用量每服15丸,汤

  •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汤

    药方名称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汤处方茯苓3钱,桂枝3钱,甘草2钱,生姜3钱,浮萍3钱。功能主治中风,只口眼?斜。用法用量上药煮取大半杯,温服。取微汗。摘录《医学摘粹》卷一

  • 八宝红灵丹

    《疗证汇要》卷一:八宝红灵丹药方名称八宝红灵丹别名绛雷(《随息居霍乱论》卷四)、八宝红灵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红灵丹(《湿温时疫治疗法》)。处方朱砂30克(水飞)明雄黄18克 真麝香9克冰片9克

  • 四子调中汤

    药方名称四子调中汤处方青皮1.5克(去瓤,麸炒)陈皮1.5克枳实(麸炒)3克香附(炒)3克黄连(姜汁炒)2.1克半夏(姜汁炒)6克瓜蒌仁(炒)3克 苏子(炒)白芥子(炒)桃仁(去皮、尖)各4.5克茯苓

  • 谷精龙胆散

    药方名称谷精龙胆散处方生地黄、红花、荆芥、龙胆草、木通、甘草、赤芍药、谷精草、白茯苓、鼠粘子。功能主治清肝祛火。主小儿风热,两眼红肿,羞明刺痛难忍,而痘随出者。用法用量上加灯心,煎服。摘录《准绳·幼科

  • 归芍地黄丸

    《中国药典》:归芍地黄丸药方名称归芍地黄丸处方当归40g白芍(酒炒)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

  • 茯苓分气饮

    药方名称茯苓分气饮处方五味子2两半,桔梗2两半,茯苓2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2两半,桑白皮2两半,草果2两半,大腹皮2两半,紫苏叶。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

  • 法制竹沥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法制竹沥丸药方名称法制竹沥丸处方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 炙甘草半夏曲 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90克玄明粉30克 香附子(制)30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以竹沥25

  • 瞿麦饮子

    药方名称瞿麦饮子处方连翘1斤,瞿麦穗半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水煎,临卧服。摘录《活法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