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豆散

赤豆散

普济方》卷四○六: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

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痛风。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参差成块肿起,按之滚热便是。

用法用量葱汁调敷。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直指》卷二十四: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1分,吴茱萸1分,赤色白胶1分,厚黄柏1分,黄连1分,贝母1分,硫黄1分,糯米(焙)1分,虢丹(煅)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无名疮。

用法用量麻油轻粉调末,槐枝煎汤先洗后抹。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49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未成即消,已成即破。主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加野芒麻根和鸡蛋白调敷,日一换。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古今医鉴》卷九: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喉肿。

用法用量醋调敷肿处。恐毒气入喉,难治。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仙拈集》卷三: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腮颊肿痛。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三

猜你喜欢

  • 草头方

    药方名称草头方处方牛膝、馒头草、夏枯草、蛇梦草、马鞭草、乌鸦眼睛草、婆婆针线草。制法上忌铁器,用木臼捣烂取汁。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和酒服,饮醉。摘录《外科集腋》卷三

  • 稀涎散

    《儒门事亲》卷十二:稀涎散药方名称稀涎散处方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绿矾藜芦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涌吐顽痰。治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白带片

    药方名称白带片处方白术(土炒)15两,车前子10两,泽泻10两,椿根皮10两,茯苓10两。制法将白术等5味用煮提法提取3次,取上清液浓缩成膏约15两,放冷。另取淀粉6两,掺入放冷的浓缩膏内搅拌成软材,

  • 通闭方

    药方名称通闭方处方大黄90克,槟榔45克,赤苓60克,炒枳壳45克,炒诃子90克,大腹绒45克。功能主治导滞通幽,清热行气。主大肠实热。(妊娠便秘)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6-9克,葱白汤煎,去滓温服。摘

  • 柴桂汤

    药方名称柴桂汤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姜2分,炙草2分。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 麻豆膏

    药方名称麻豆膏处方麻油2两,巴豆14粒,蓖麻子14粒,斑蝥7粒。制法以麻油熬煎三味枯黑,去滓,却入白蜡五钱,芦荟末三钱,搅匀,瓷罐收贮。功能主治诸癣。用法用量括破涂之。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六,名见《

  • 白矾灰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白矾灰散药方名称白矾灰散处方白矾灰1分,白龙脑3分,乌贼鱼骨1分,蒲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聘耳出脓水,久不绝。用法用量每以半钱,绵裹塞耳,日3易之

  • 百草血余棕灰散

    药方名称百草血余棕灰散处方陈棕灰1两,百草霜1两,头发灰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酒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加味参归鹿茸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归鹿茸汤处方上党参3钱,西当归2钱,鹿茸顶2钱,云茯苓2钱,金银花1钱5分,黑元参1钱,藁本5分,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百会疽,发于巅顶正中督脉百会穴,多高大如道士冠,自侧面观之,正对耳尖

  • 喉煎方

    药方名称喉煎方处方牛蒡子1钱5分(炒,研),前胡1钱,连翘1钱(炒),山栀8分(炒黑),栝楼根2钱,玄参2钱,桔梗1钱,甘草6分,薄荷8分(先本有银花)。功能主治一切喉症。用法用量发寒热,加柴胡;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