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小豆饮

赤小豆饮

药方名称赤小豆饮

处方赤小豆半斤。

功能主治箭头入肉不出。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令烂熟,绞取汁。每服1盏,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猜你喜欢

  • 苁蓉大补圆

    药方名称苁蓉大补圆处方木香(炮)、附子(炮.去皮.脐)、茴香(炒)、肉苁蓉(酒浸)、川椒(炒去汗),各十两;巴戟(去心)、牛膝(酒浸)、白蒺藜(炒.去刺)、桃仁(炒.去皮.尖)黄蓍、泽泻、葫芦巴、五味

  • 伤湿止痛膏

    药方名称伤湿止痛膏处方伤湿止痛流浸膏50g 水杨酸甲酯15g薄荷脑10g冰片10g樟脑20g芸香浸膏12.5g 颠茄流浸膏30g性状为淡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炮制以上七味,伤湿止痛流浸膏

  • 茴香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茴香汤药方名称茴香汤处方茴香(去土.炒)六斤,川楝子(洗.炒)、陈皮,各二斤;甘草(炒)七斤,盐(炒)一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疗元脏气虚冷,脐腹胀满,不思饮食,一

  • 萆分清饮

    药方名称萆分清饮处方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主湿热下注。(萆分清饮)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暖肝煎

    药方名称暖肝煎处方当归6~9克 枸杞9克茯苓6克 小茴香6克肉桂3~6克乌药6克沉香3克(或木香亦可)功能主治暖肝温肾,行气止痛。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加生姜3~5片,煎至

  • 保婴出痘方

    药方名称保婴出痘方别名保婴稀痘方处方生地2钱,当归2钱,赤芍2钱,金银花1钱,红花1钱,桃仁1钱,荆芥穗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预防痘疮。主用法用量保婴稀痘方(《医学集成》卷三)。各家论述方中生地、

  • 导滞丸

    药方名称导滞丸处方黑牵牛(微炒,取头末)4两,槟榔半两,青皮(去白)2两,木香2钱半,胡椒半两,三棱1两半,丁香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牵牛头末令匀,薄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和中顺气,消谷嗜食,

  • 加味六味地黄丸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处方熟地黄30克 山萸肉30克 怀山药(炒)茯苓各24克泽泻牡丹皮各15克鹿茸(炙)9克五加皮15克麝香1.5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

  • 银白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银白散药方名称银白散处方升麻、知母、甘草(炙)、白扁豆(炒)、山药、人参、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百病。用法用量如慢惊搐搦,用麝香饭

  • 解毒生肌散

    药方名称解毒生肌散处方石灰1分(多年故船上者佳,以净器中烧令赤),黄丹1分(炒令紫色),龙骨1分,麝香1分,椹子1分,密陀僧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发背。用法用量每用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