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豁痰定喘汤

豁痰定喘汤

药方名称豁痰定喘汤

处方胆星10两,苏子(炒)10两,法半夏10两,天竺黄5两,大黄5两,槟榔5两,贝母5两,花粉5两,桔梗5两,白芥子(炒)5两,浮海石(煅)3两,甘草3两,葶苈子3两。

制法上为细粉,炼蜜为丸,重1钱。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化痰定喘。主湿热痰盛,咳嗽喘急,肺气胀满,两胁搧动。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小儿每服1丸,3岁以下酌减。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蒿豉丹

    药方名称蒿豉丹处方青蒿(5月5日采)、艾叶各等分。制法上同豆豉捣作饼,晒干。功能主治赤白痢下。用法用量每用1饼,以水1盏半煎服。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济总录》

  • 珍宝散

    药方名称珍宝散处方珍珠9克硼砂青黛各3克冰片1.5克黄连人中白各6克(煅过)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口内诸疮。用法用量掺患处。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 鸡子膏

    方出《直指》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八:鸡子膏药方名称鸡子膏处方鸡羽(烧存性)。功能主治蠼螋尿射人,令人遍体疮如汤火所伤。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八《圣惠

  • 集仙固齿丹

    药方名称集仙固齿丹处方五倍3分,龙骨2分,甘草3分,蔗皮灰5分,人中白5分,黄柏末3分,青黛1分,枯矾1分,冰片1分,薄荷3分,儿茶3分,黄牛粪尖1个(炙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固齿。主用法用量

  • 椒附圆

    药方名称椒附圆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川椒(去目.炒出汗)、槟榔,各半两;陈皮(去白)、牵牛(微炒)、五味子、石菖蒲、干姜(炮),各一两。炮制上八味碎,以好米醋,于瓷器内,用文武火煮,令干,焙为细末

  • 黑盐顶

    药方名称黑盐顶处方盐1升(纳粗瓷瓶中,将泥头筑实,先以糠火围烧,渐加炭火候烧透赤色,盐如水汁即去火,待凝,将瓶敲破取出用),豆豉1升(熬煎),桃仁1两(和麸炒),熟巴豆2两(去心膜及壳,隔纸炒令油出,

  • 枳壳防风丸

    药方名称枳壳防风丸别名枳壳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处方枳壳(麸炒)防风(去芦)独活(去芦)大黄(煨)前胡(去芦)麻黄(去节)当归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龟背。用法

  • 独角莲膏

    药方名称独角莲膏处方独角莲45g,皂角刺45g,白芷45g,防己45g,银花45g,连翘45g,生南星45g,刺猬皮45g,山甲片45g,当归45g,海桐皮45g,苏木45g,海带45g,大麻仁45g

  • 和血通经丸

    《卫生宝鉴》卷十八:和血通经丸药方名称和血通经丸处方芍药30克木香当归肉桂干漆(炒烟尽)五灵脂大黄各15克水蛭(炒)7.5克 广茂15克虻虫30个(去头、足,麸炒)桃仁27个(汤浸,去皮、尖)制法上药

  • 地黄煎

    《仁斋宜指》卷二十六:地黄煎药方名称地黄煎处方生地黄120克(取汁)鹿角胶30克(捣碎,炒黄。如无鹿胶,则以透明阿胶代之)制法上药为末,拌匀。功能主治主肺损吐血、嗽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童便15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