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脾散

调脾散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1宿,冬浸2宿,锉,焙干,炒赤色,秤)8两,厚朴(去皮,姜汁炒)5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少有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烧盐汤点7分盏服。或用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锉散。可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

《急救仙方》卷六: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麦芽半两,胡椒2钱,缩砂3钱,川芎2钱,茴香2钱,甘草3钱,青皮3钱,陈皮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顺经调气。主妇人肺经有病,热气上冲,经气行时,血反上行而吐者。

用法用量米饮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幼科直言》卷四: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炒白芍、白茯苓陈皮甘草木香砂仁、官桂、麦芽

功能主治温脾胃。主小儿虚寒作泻,或伤冷乳即作渴,泻青白色,或腹痛,或兼吐乳食。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7钱,茯苓7钱,白芍5钱,神曲5钱,炙草3钱,香附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砂仁5钱,莲子5钱,诃子肉5钱,苡仁5钱,楂肉5钱,豆蔻(去净油)5钱,陈皮4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制肝行气。主小儿痘疮虚寒泄泻,粪清白而无声,小便清白,泻时滑溜而不自知,或溏泄者。

用法用量米清汤送下。

虚甚者,加人参

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幼科指掌》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白茯苓陈皮防风木通荆芥穗、甘草稍、当归川芎、怀生地、黄芩连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胎毒热在胸膛,啼声引努力气,伤人根本,脐突虚肿,按之有声,软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每用以半匙乳汁和饮少许。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猜你喜欢

  • 秘传抱龙丸

    药方名称秘传抱龙丸处方赤芍3克川贝母5克防风15克桔梗9克 明天麻5克钩藤10克枳壳9克薄荷叶9克胆星21克陈皮9克天竺黄9克茯神6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祛风化痰,安神镇惊

  • 长生汤

    药方名称长生汤处方川芎、当归、天花粉、连翘、枣仁、山栀仁、橘红、远志、薄荷、甘草。功能主治瘹肠,胎惊,撮口,热啼。用法用量上加灯心,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六

  • 干姜饮

    药方名称干姜饮处方干姜(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芎?3分,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

  • 白术茯苓汤

    《鸡峰》卷十八:白术茯苓汤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汤别名白术汤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

  • 利格汤

    药方名称利格汤处方陈皮1钱,滑石1钱,木通1钱,半夏8分,茯苓8分,人参芦1钱半,甘草4分。功能主治关格。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再煎探吐。中气不运者,去滑石、木通、参芦,加人参、白术、升麻、枳

  • 青龙丹

    药方名称青龙丹处方甘草贯众茯苓干葛 龙脑薄荷叶藿香各30克 缩砂150克(去皮)山茵陈叶寒水石各180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和丸,樱桃大,别研青黛为衣。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盛,一切血妄行。用法用量每次1丸,

  • 黄芩羊角汤

    药方名称黄芩羊角汤处方黄芩半两(去黑心),羚羊角半两(镑),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去苗叶),桔梗半两(锉,炒),人参半两,远志半两(去心),甘草(炙,锉)半两,防风(去叉)1两半。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

  • 法制白半夏

    药方名称法制白半夏别名法制半夏处方上好半夏。制法汤洗1遍,去脐,轻焙干再洗,如此7遍,用浓米泔浸1日夜,取出控干,每半夏1两,用白矾1两半(研细),温水化,浸半夏,上留水两指许,频搅,冬月于暖处顿放,

  • 铁弹圆

    药方名称铁弹圆处方乳香(别研)、没药(别研),各一两了。川乌头(炮.去皮.尖.脐.为末)一两半,麝香(细研)一钱,五灵脂(酒浸.淘去沙石.晒干)四两(为末)。炮制上先将乳香、没药于阴凉处细研,次入麝香

  • 除痛散

    药方名称除痛散处方当归、川芎、黄耆、肉桂、独活、牛膝、没药、灵脂、甘草(一方有白术)。功能主治产后骨节烦疼,发热头重,胸闷气微,腹胀,恶露不行,四肢不举。摘录《医级》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