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暑片

解暑片

《常用中成药》:解暑片

药方名称解暑片

处方朱砂180g,大黄120g,麻黄96g,天麻96g,雄黄96g,雌黄96g,硼砂96g,茅术96g,山慈菇90g,大戟90g,五倍子90g,千金霜90g,鬼箭羽90g,丁香60g,麝香45g,沉香45g,檀香45g,降香45g,苏合香油45g,冰片30g,细辛30g,肉桂30g(一方有滑石)。

制法上为片剂,4片袋装。

功能主治解暑避秽。主暑季发痧,腹痛吐泻,头晕胸闷,神志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2-4片,化服。小儿减半。

摘录《常用中成药》

《上海市药品标准》:解暑片

药方名称解暑片

处方麝香150g,腰黄(飞)320g,朱砂(飞)600g,雌黄320g,冰片100g,大黄400g,苍术(麸炒)320g,肉桂100g,天麻320g,山慈菇300g,沉香150g,丁香200g,硼砂320g,苏合香150g,红大戟300g,五倍子(去毛、垢)300g,细辛100g,檀香150g,千金子霜300g,降香150g,卫矛300g,麻黄300g。

制法苏合香外,余药各研细粉,过100目筛。各取净粉,除麝香冰片外,先将余药套研均匀,然后用淀粉270g,树胶粉22g,及苏合香打浆制成颗粒,晒干或45℃以下干燥。干颗粒与上述麝香冰片充分和匀,加润滑剂(干颗粒重量的1.5%)压制成片,即得。片重0.22g,密封保存。

功能主治辟秽开窍,止吐止泻。主时行瘀疫,头胀眼花,胸闷作恶,腹痛吐泻,手足厥冷,或受山岚瘴气,水土不服。

用法用量五倍子整理方法:将五倍子拣去杂质,敲成小块,筛去虫卵,用开水泡洗去毛垢,清水淋洗,干燥即得。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猜你喜欢

  • 扶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扶元散药方名称扶元散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治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

  • 二黝散

    药方名称二黝散处方反鼻(烧存性)、蒲黄(炒黑)各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外用);吐血,下血(内服)。用法用量敷患处。内服,温汤点服。摘录《汉药神效方》

  • 立止灵丹

    药方名称立止灵丹处方当门子2钱5分,川连5钱,白芷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瓷瓶封固。功能主治痢疾泄泻,昼夜无数次者。用法用量红痢用蜜为丸,白痢用姜汁为丸,红白痢用醋为丸,如黄豆大。纳脐中,外贴小膏药。止

  • 硫矾散

    《仙拈集》卷二:硫矾散药方名称硫矾散处方硫黄、枯矾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面紫风刺瘾疹。用法用量用蜜调涂面部。摘录《仙拈集》卷二《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硫矾散药方名称硫矾散处方硫黄93g,枯矾93g

  • 灵宝护心丹

    药方名称灵宝护心丹处方麝香、蟾酥、牛黄、冰片、红参、三七、琥珀、丹参、苏合香油性状为红棕色的浓缩微丸;香气,味苦、辛、微麻。炮制上九味,丹参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 二石丸

    药方名称二石丸处方磁石2两(火煅醋淬7遍),硇砂半两。制法上2味,捶碎,入砂盒子内,盐泥固济。木炭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细研。以酒煮羊肾1对,细切,烂研取汁,入少面为糊,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功能主治补丹

  • 小安肾圆

    药方名称小安肾圆处方香附子、川乌、川楝子,各一斤,用盐四两,水四升同煮,候干,焙;熟干地黄八两,茴香十二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四两。炮制上六味为细末,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

  • 加减散花去癫汤

    药方名称加减散花去癫汤处方生白芍30克当归麦冬各15克 焦栀 元参 辰茯神杜牛膝各9克 川柴胡6克 生甘草白芥子 鲜石菖蒲各6克 当门子0.15克(冲)功能主治治悲苦发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订通

  • 加减五苓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功能主治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

  • 缓中葱白汤

    药方名称缓中葱白汤处方葱白2两,当归2两,人参2两,半夏(洗去滑)2两,细辛2两,天门冬(去心)6两,芍药6两,干姜6两,甘草(炙)6两,生地黄(取汁)1升,吴茱萸1升。功能主治产后腹痛少气。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