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观音露

观音露

《仙拈集》卷四:观音露

药方名称观音露

处方甘草1斤,威灵仙1斤。

功能主治大麻风坏烂,并一切风痹疼痛。

用法用量水2担,将药煎5-6滚,倾入大缸内,令病人用小凳坐其中,周围用席围定熏浸,待水温方洗,令浑身汗透淋漓,共洗3日,药味尽止。浴后大避风寒。

摘录《仙拈集》卷四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观音露

药方名称观音露

处方小蛤蟆骨、皮消4两。

制法小蛤蟆骨独装酒瓶内,入皮消,埋阴处49日取出,其药化为水。

功能主治诸般恶毒疮疽。

用法用量方中小蛤蟆骨用量原缺。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引杨季明方:观音露

药方名称观音露

处方蝌蚪70个,滴乳香2钱,净没药2钱(研细末),蟾酥末2分,寸香1分,芒消7钱。

制法上药共装入瓶罐内,以黄蜡封口,理土内7天,其药自化为清水,连瓶收藏。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对口毒疮。

用法用量临用时将笔蘸药水涂患处。

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引杨季明方

猜你喜欢

  • 山楂益母草汤

    药方名称山楂益母草汤处方山楂6~9克 益母草当归各6克川芎陈皮(去白)各3克香附(酒炒)1.8克干姜(炒黑)0.9克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儿枕血痛。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加酒、童便各100毫升和服。摘录《会约

  • 葱白煎

    药方名称葱白煎处方葱白5-6根,盐1撮。功能主治赤白浊。用法用量煎汤,熏阴处。摘录《仙拈集》卷二

  • 抗过敏膏

    药方名称抗过敏膏处方乌梅5两,防风3两,柴胡3两,生甘草3两,五味子(醋制)3两,白鲜皮5两,苦杏仁3两。制法上药加蜜1斤,制成稠膏,每瓶装2两。功能主治清热去湿,散风止痒。主风热蕴结脾湿风毒引起的风

  • 十滴水软胶囊

    药方名称十滴水软胶囊处方樟脑62.5g干姜62.5g大黄50g 小茴香25g肉桂25g辣椒12.5g桉油31.25ml性状本品为棕色的软胶囊,内容物为含有少量悬浮固体浸膏的黄色油状液体;气芳香,味辛辣

  • 复方少腹化瘀汤

    药方名称复方少腹化瘀汤处方红藤60克牛膝25克桃仁红花当归各15克延胡索赤芍香附各10克炮姜桂枝川楝子小茴香各6克柴胡3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治阑尾包块、索条,腹部手术后切口炎性浸润,腹腔内炎

  • 冰糖天烛子

    药方名称冰糖天烛子处方南天烛子10~15克冰糖15克制法南天烛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后备用。每日取南天烛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待煎沸5~7分钟后,加入冰糖15克

  • 奇妙栀子散

    药方名称奇妙栀子散处方山栀子(火烧成灰,筛罗为细末)半钱,乳香半钱,轻粉少许。制法上为末,用瓷器盛贮。功能主治远年日久,内外臁疮。用法用量每用时先将葱白、花椒煎汤洗疮,稍歇,再温浆水又洗1次,候恶水去

  • 二香丸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二香丸药方名称二香丸处方三棱1两,莪术(醋煮)1两,炒曲1两,姜黄1两,南星1两,山楂2两,木香1两,沉香1两,香附3钱,黄连(用茱萸炒,去茱萸)5

  • 调气饮

    《玉案》卷五:调气饮药方名称调气饮处方广木香2钱,槟榔2钱,枳实2钱,苏梗2钱,青皮2钱,陈皮2钱,玄明粉4钱。功能主治气闭结滞,大便不通,肚腹急胀。用法用量水煎,临服加蜜1两,热服。摘录《玉案》卷五

  • 复聪汤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复聪汤药方名称复聪汤别名复聪散(《仁术便览》卷一)。处方半夏(制)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萹蓄木通瞿麦黄柏(去粗皮,炒褐色)各3克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耳聋耳鸣。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