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胃丸

补胃丸

脉因证治》卷上:补胃丸

药方名称补胃丸

处方四君子汤加芍(炒)、升麻

功能主治气虚下溜泄泻。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魏氏家藏方》卷五:补胃丸

药方名称补胃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1两,梓朴(去皮,姜制,炙)1两,缩砂仁(焙)1两,白术(炒)1两,乳香(别研)1两,人参(去芦)1两,丁香(不见火)1两,干姜(炮,洗)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胡椒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北枣8两,用生姜自然汁煮,去皮核,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进饮食,去宿寒。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补胃丸

药方名称补胃丸

处方桔梗(炒)1两半,吴茱萸(炒)1两半,白术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干姜(炮裂)1两,甘草(炙,锉)1两,麦糵(炒)1两,陈曲(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冷下气。主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扁鹊曾青丸

    药方名称扁鹊曾青丸别名曾青丸处方曾青2分,寒水石3分,朴消2分,茯苓3分,大黄3分,附子3分(炮),巴豆2分。制法上各异捣,下筛,巴豆、消相合,捣六千杵,次纳附子捣相得,次纳茯苓捣相得,次纳大黄捣相得

  • 菊花山楂茶

    药方名称菊花山楂茶处方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制法水煎或开水冲浸。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清热,降脂。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用法用量每日1剂,代茶饮用。摘录《民间方》

  • 茯苓橘皮杏仁汤

    药方名称茯苓橘皮杏仁汤处方茯苓3钱,半夏3钱,杏仁3钱,百合3钱,橘皮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葛根疏邪汤

    药方名称葛根疏邪汤处方葛根、防风、荆芥、苏叶、牛蒡子、连翘、地骨皮、前胡、赤茯苓、枳壳、木通。功能主治麻出一日而又收,腹中作胀,喘急。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加栝楼仁、石膏、枳实。麻疹已出而标不红,

  • 加减七宝饮

    药方名称加减七宝饮处方恒山(醋制,炒)、槟榔、草果仁、甘草、厚朴(姜制)、乌梅、青蒿、知母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疟疾,热多寒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碗,酒1盏,同煎至1大盏,露1宿,来

  • 地髓汤

    药方名称地髓汤别名牛膝膏、苦杖散处方牛膝(并叶)1大把。功能主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用法用量牛膝膏、苦杖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肘后方》,名见《普

  • 黑丸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黑丸子药方名称黑丸子别名和血定痛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处方白蔹500克(焙)白及120克(焙)南星180克(焙)芍药300克(焙)土当归120克(焙)骨碎补240克(焙

  • 解毒防风汤

    《金鉴》卷五十六:解毒防风汤药方名称解毒防风汤处方黄芩、生地黄、甘草、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荆芥、防风、金银花、赤芍、升麻。功能主治痘当落痂之后,血有余热,复外感于风,致瘢凸不平,色赤而艳,

  • 白蔹薄贴

    药方名称白蔹薄贴处方白蔹、当归、芍药、大黄、莽草、芎藭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下鸡子黄和如泥。功能主治痈肿。用法用量涂布上,随大小贴之,燥则易。摘录《外台》卷二十四引《删繁方》

  • 小独圣圆

    药方名称小独圣圆处方巴豆(连皮称半两.去皮.心.膜.炒熟.得三钱.研),肉桂(去粗皮)一斤,础砂(研飞)一两,半夏(汤洗七次)、丁皮(舶上者)、乌梅(去核)、干姜(炮)、当归(去芦)、三棱(煨.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