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蛤蚧定喘丸

蛤蚧定喘丸

《中国药典》:蛤蚧定喘丸

药方名称蛤蚧定喘丸

处方蛤蚧11g瓜蒌子50g紫菀75g麻黄45g鳖甲(醋制)50g黄芩50g甘草50g麦冬50g黄连30g百合75g紫苏子(炒)25g石膏25g 苦杏仁(炒)50g石膏(煅)25g

性状为棕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苦、甜。

炮制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10~2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7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5~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小蜜丸每60丸重9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蛤蚧定喘丸

药方名称蛤蚧定喘丸

处方生蒌仁2两,生紫菀3两,麻黄1两8钱,鳖甲(醋制)2两,黄芩2两,甘草2两,麦冬2两,黄连1两2钱,百合3两,炒苏子1两,生石膏1两,杏仁(去皮,炒)2两,煅石膏1两,蛤蚧(用尾)1对。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钱重,每斤丸药用朱砂面3钱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滋阴清肺,止嗽定喘。主虚劳久嗽,年老哮喘,气短作烧,季节举发,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麟血散

    药方名称麟血散处方乳香、麟血、红花、面粉。功能主治折伤。用法用量热酒醋和匀。摘录《接骨图说》

  • 蘧蒢散

    药方名称蘧蒢散别名蘧蒢散处方故蘧蒢篾半两,盐1字,牛黄1黑豆大(细研),乳汁1分(合)。功能主治小儿初生吐不止。用法用量蘧蒢散(《普济方》卷三九四)。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 葛根蠲暑饮

    药方名称葛根蠲暑饮处方葛根2钱,杏仁1钱半,麦冬2钱,滑石2钱,条芩3钱,赤芍1钱半,生甘草5分,川连1钱,淡竹叶1钱,青蒿5分,花粉1钱半,白薇1钱半,大黄1钱半。功能主治疟疾。寒热往来,寒则洒洒淅

  • 三补丸

    药方名称三补丸别名三黄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处方黄芩黄柏黄连备等分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上焦积热。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 保婴艾叶汤

    《普济方》卷三九六:保婴艾叶汤药方名称保婴艾叶汤处方陈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制)半两,肉豆蔻半两,草果半两,良姜1两,丁香1两,甘草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肚痛

  • 柴胡芒消汤

    药方名称柴胡芒消汤处方柴胡4两(洗,去苗),黄芩1两半,甘草(炙)1两半,赤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遍)1两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由三阳气盛,蕴于经络,内属脏腑,或因他病而致热证,但热不歇,日晡尤

  • 壮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壮筋养血汤处方白芍9克当归9克川芎6克 川断12克红花5克 生地12克牛膝9克牡丹皮9克杜仲6克功能主治治伤筋络。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金液含化灵丹

    药方名称金液含化灵丹处方山泽银朱8两,朱砂1两5(金汁中浸5日了,逐块子用金箔裹两重)。制法上先铺银末1两于瓷盒子内,即排朱砂块子,勿令相着。上以银末盖之令匀,又市朱砂块子,又以银末盖之,候朱砂尽,即

  • 滑翳决明丸

    药方名称滑翳决明丸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利实热。主滑翳

  • 独步散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方外奇方》:独步散药方名称独步散处方香附米(醋浸略炒,为末)、高良姜(酒洗7次,略炒,为末)。制法上各封收。功能主治心脾气痛,胃脘有滞,胸膛软处一点痛,因气及寒起,或致终身。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