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橘核丸

茴香橘核丸

《中国药典》:茴香橘核丸

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

处方茴香(盐炒)40g 八角茴香40g橘核(盐炒)40g荔枝核80g补骨脂(盐炒)20g肉桂16g川楝子80g延胡索(醋制)40g莪术(醋制)20g木香20g香附(醋制)40g青皮(醋炒)40g昆布40g槟榔40g乳香(制)20g桃仁16g穿山甲(制)20g

性状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酸、辛、苦。

炮制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用于寒疝,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规格每100丸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茴香橘核丸

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

处方橘核(盐炒)2两,厚朴(姜炙)5钱,桃仁2两,昆布2两,木通5钱,肉桂5钱,川楝子(炒)2两,玄胡索(醋炙)5钱,海藻2两,木香5钱,枳实(麸炒)5钱,小茴香(酒炒)8钱,海带2两。

制法桃仁单放,余药共为细末,另取精白面1两,黄酒2两,加适量清水,打成稀糊,取上药粉,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散寒软坚。主因寒湿下注引起小肠疝气,睾丸肿大,坚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空腹时温酒或淡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茴香橘核丸

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

处方茴香(炒)40两,香附(炙)40两,昆布40两,荔枝核80两,穿山甲(炒)20两,肉桂(去粗皮)16两,橘核(炒)40两,青皮(炒)40两,大茴香40两,补骨脂(炒)20两,木香20两,桃仁(去皮)16两,槟榔40两,玄胡索(炙)40两,川楝子80两,莪术(炙)20两,乳香(炙)20两。

制法上为细粉,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散寒软坚,行气止痛。主各种疝气,睾丸偏坠,坚硬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举卿举败散

    药方名称举卿举败散别名愈风汤、举卿古拜散、举卿古拜饮处方荆芥末3钱。功能主治痉证。妇人新产血虚痉者,汗后中风发搐。用法用量愈风汤、举卿古拜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举卿古拜饮(《准绳·类方》卷五)

  • 金凤化痰膏

    药方名称金凤化痰膏处方凤仙花1捧(去青蒂,研末),大葱自然汁1茶钟,好米醋1茶钟,广胶3钱(切如米粒大,入葱汁内泡之),人中白8钱(火微煅,存性,研末)。制法上药先将葱汁、米醋、广胶投入锅内熬化,次下

  • 安枕无忧散

    药方名称安枕无忧散处方陈皮1两5分,半夏(制)1两5分,白茯苓1两5分,枳实(炒)1两5分,竹茹1两5分,麦冬(去心)1两5分,圆眼肉1两5分,石膏1两5分,人参5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心胆虚怯,昼夜

  • 桂枝如圣饮

    药方名称桂枝如圣饮处方白术、桂枝、防风、川芎、白芷、柴胡、白芍、人参、当归、甘草、半夏、黄芩、乌药。功能主治柔痉有汗,发热恶寒,项背反张,脉沉迟弦细。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菠菜根粥

    药方名称菠菜根粥处方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 大米适量制法菠菜根洗净,切碎,与鸡内金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功能主治利五脏,止渴润肠。适用于糖尿病。用法用量顿服,每日1次。

  • 银翘马勃散

    药方名称银翘马勃散处方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 银花15克射干9克马勃6克制法上杵为散。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治湿温喉阻咽痛。用法用量每服18克,水煎服。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18克,桔梗15克,苇根15克

  • 黄粉膏

    药方名称黄粉膏处方胡粉黄连末各30克水银1克糯米22粒赤小豆14粒(和黄连捣)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头上恶疮。用法用量先将水银于手掌中以唾研化后,即以麻油调药,与水银和匀,涂疮上。摘录《圣济

  • 归命膏

    药方名称归命膏处方野生茄子(熟黑者,取子)不拘多少。制法烂研取汁,以绢滤滓,入大银盂内,慢火熬成稀膏,以细青竹枝子(去叶)5-7茎扎聚,不住手搅,候成稀面糊,收之。功能主治发背,或赤不赤,有头无头,或

  • 香朴饮子

    药方名称香朴饮子处方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炙甘草、紫苏、泽泻、香薷、半夏麹、白扁豆、乌梅肉、木瓜、厚朴(姜制),各二钱。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

  • 大牛黄丸

    药方名称大牛黄丸处方牛黄半两,生脑子半两,朱砂(研)1两半,天南星(浆水浸,火煮透,切,焙)1两,乌蛇(酒浸,取肉)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人参1两,干全蝎(炒)3分,白附子(炒)3分,水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