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煎丸

艾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人参川芎菖蒲各30克(节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饮调作饼,焙干)食茱萸(汤洗)当归各22克白芍药 熟干地黄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营卫,固经脉。妇人崩漏,小腹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饮任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三因》卷十: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别名千金丸

处方三月生艾1束(捣取汁,铜器中煎如漆,密封之),大黄6铢,黄连6铢,凝水石6铢,栝楼根6铢,苦参6铢,亭苈6铢。

制法上为末,以艾煎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疸,小便或黄或白,洒洒寒热,好卧不欲动;举身皆黄,其脉阳浮阴弱。

用法用量千金丸(《普济方》卷一九六)。

有热,加苦参;渴,加栝楼;小便涩,加葶苈;小便多,加凝水石;小便白,加黄连;大便难,加大黄,所加并倍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三因》卷十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艾叶(米醋浸1宿,炒焦)1两,陈橘皮(去白)1两,高良姜(挫,炒)1两,干姜(炒)1两,赤芍药1两,白芍药1两,吴茱萸(汤洗7遍,炒)1两,蓬莪术(煨,切)1两,龙骨1两,牡蛎(煅)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候过多,崩漏带下,腹胁(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艾叶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三因》卷十八: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食茱萸(汤洗)7钱半,当归7钱半,熟地黄1两半,白芍药1两半,石菖蒲(炒)1两,川芎1两,人参1两,熟艾4两(用糯米饮调作饼,焙)。

制法上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补营卫、固经脉。主崩伤淋沥,小肠满痛;妇人室女经候不调,脐腹冷痛,腹常胀满,至晚则增。

用法用量《得效》本方用法:用缩砂、香附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八

《鸡峰》卷十六: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艾青5两,干姜2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补血脏,解劳倦,止疼痛,消胀满,厚肌肉。主冲任久虚,血海冷惫,脐腹疼痛,月候不匀,四肢怠堕,百节酸疼,饮食进退,下脏虚鸣,及妊娠不牢,赤白带下,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六

中藏经·附录》: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威灵仙1两,良姜1两,金毛狗脊1两(去黄毛),熟艾2两(糯米糊和,晒干为末;一法用米醋熬,焙干,亦可为末),赤芍药1两,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药一半同醋煮面糊和余一半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空心温酒下。

摘录中藏经·附录》

《圣惠》卷四十三: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熟艾1斤(末),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川椒(去目及闭合者,微炒去汗)1两,山茱萸1两,干姜(炮裂,锉)1两,柏子仁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

制法上药除熟艾外,余并为末,入桃仁和研令匀,用酽醋5升,熬艾末成膏,入诸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心痛,积年不愈,及冷气积块,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普济方》卷三二八引《经验良方》: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附子4两,艾叶4两,蔓荆子2两,神曲2两,枳壳(去瓤)2两,当归2两,茱萸1两,蓬莪术1两。

制法上用醋1大碗,慢火煮香附艾叶,以醋尽为度,拣去艾叶,加糯米糊捻作饼子,晒干,同前药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诸疾,腹痛,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醋汤任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八引《经验良方》

《外台》卷十二引《古今录验》: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白艾1束,薏苡根1把。

功能主治卒食不消,欲成症积。

用法用量上药合煮,汁成如饴。取半升1服之,使刺吐宿食。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古今录验》

普济方》卷三四五引《卫生家宝》: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艾叶(去梗)1斤,干姜半斤,当归4两(洗),白芍药半斤,熟干地黄4两(洗),附子2个(炮,去皮尖,切)。

制法上药各切细,用米醋5升煮干,取出焙干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血海虚弱,面无颜色,腹痛,身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酒送下。

注意忌生冷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五引《卫生家宝》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当归(去芦,酒浸,微炒)1两,干姜(炮,洗)1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1两,陈橘皮(去白)1两,茴香(淘去沙,炒)1两,牡蛎(煅)1两,官桂(去粗皮)1两,禹余粮石(煅,米醋淬7次,别研)4两,艾叶(米泔水浸,炒)4两,香附子2两(去毛,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虚羸,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艾醋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百一》卷十八: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伏道艾(揉去尘土,择净枝梗,取叶)5两(先用大肥淮枣12两,砂瓶内水煮烂,去核,同艾叶1处捣烂如泥,捻成薄饼子,猛火焙干,乘热急碾为末),大汉椒(去目、枝梗并合口者,取净)5两(以阿胶2两,米醋3升,同椒于砂瓶内煮极干,取出焙燥,碾为细末),当归(去芦及须,酒洗)1两,白芍药(真白者)1两,熟干地黄(净洗,漉去浮者,晒干,酒浸蒸晒,再入酒浸蒸5-7次,如糖,煎香美方可用)1两,川芎1两,白薇1两,附子(大者,炮,去皮脐)1两,卷柏(取青叶)1两,泽兰(去枝梗,取叶,上8味各焙干)1两。

制法上8味同为细末,与前艾叶、椒末拌匀,米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一切虚寒,胎前产后赤白带下,或成血瘕。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至100丸、200丸、空心、食前艾醋汤送下。

临床应用产后腹痛,一妇人因产后虚寒,呕恶不食,腹痛如割,时作寒热,复出盗汗,瘦瘁骨立,脐腹之左结成硬块,其大如掌,冰冷,虽盛暑此处独无汗,每块微动则痛不可忍,百药不效。梦中人告以此方,服之数服,恶心、寒热、盗汗辄止,尽一料遂平复,独血块如故。服至5-6料,其块自融化如鱼冻而出。

摘录《百一》卷十八

普济方》卷三二三引《兰室秘藏》: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别名艾附丸

处方艾叶2两,大当归2两,香附子4两。

制法上醋煮半日,焙干为末,再用醋煮糊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血虚气滞,月经不调,血气刺痛,腹胁胀满,头晕恶心,经闭、痛经,崩漏带下,便血症瘕;妇人诸虚。

用法用量艾附丸(《医方大成》卷九引《澹寮》)。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三引《兰室秘藏

银海精微》卷上: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艾叶(醋蒸,焙干)、薄荷当归地骨皮、晚蚕沙糯米秦艽黄柏桔梗、绵黄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去肺与大肠经天廓之邪热。主眵泪粘浓出而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桑白皮汤送下,或薄荷汤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邯郸遗稿》卷一: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吴茱萸(泡淡)、当归、熟地、白芍石菖蒲川芎人参艾叶橘红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血寒,经水过期而来,或1-2月不至,或3-4月不行。

用法用量口服。

恶心呕吐,加丁香半夏生姜

摘录邯郸遗稿》卷一

《眼科龙木集》:艾煎丸

药方名称艾煎丸

处方艾叶(醋炒)、肉苁蓉、川牛膝(酒浸)、甘草桑叶(向东者用)、山药牛膝(炒)、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迎风有泪。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茶清调下。

摘录《眼科龙木集》

猜你喜欢

  • 降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降气化痰汤处方紫苏子(炒,捶碎)1钱半,前胡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橘红1钱,桑皮1钱,杏仁1钱,瓜蒌仁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喘因于痰者,喘则便有痰声。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

  • 辟邪丸

    《育婴秘诀》卷二:辟邪丸药方名称辟邪丸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使君子肉1钱,夜明粉1钱,干蟾灰1钱,沉香5分,雄黄(水飞)1钱,朱砂(飞)1钱,黄连1钱5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猪胆汁

  • 保阴生化汤

    药方名称保阴生化汤处方川芎2钱,当归4钱,桃仁10粒,炙甘草5分,炮姜5分,稆豆皮5钱,清炙绵耆8分,琥珀5分,银胡8分。功能主治产后盗汗。用法用量加藕节3个,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 槟苏败毒散

    药方名称槟苏败毒散处方人参1钱,羌活1钱,独活1钱,前胡1钱,柴胡1钱,桔梗1钱,枳壳(麸炒)1钱,茯苓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槟榔、紫苏。功能主治疮疡焮痛,寒热,或拘急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当归拈痛合苏子降气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合苏子降气汤处方人参4分,白术4分,苦参4分,秦艽4分,知母5分,黄芩5分,当归5分,羌活5分,萝卜子5分,升麻2分,葛根2分,茵陈3分,苍术3分,苏子3分。功能主治肩背痛湿热甚者。用

  • 莲子房散

    药方名称莲子房散处方莲子房2两(秋前者),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门冬3分(去心),芦根1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

  • 代抵当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代抵当丸药方名称代抵当丸处方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120克芒消30克(如欲稳,以玄明粉代)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60枚当归尾 生地黄穿山甲(蛤粉炒)各30

  • 蓼汤

    药方名称蓼汤处方蓼1大握。功能主治霍乱转筋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汤熏洗,或以帛蘸汤熨患处。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 生地黄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生地黄饮子药方名称生地黄饮子别名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处方生地黄汁250毫升竹沥250毫升 荆沥250毫升防风15克(去芦、头)附子15克(炮裂,去皮、脐)羌活30克制法

  • 封脐膏

    《良朋汇集》卷三:封脐膏药方名称封脐膏处方穿山甲5钱,木鳖仁3钱,香油1斤。制法将油入锅内,炸药黑色去滓,下黄丹7两,搅,滴水成珠后,下乳香、没药各3钱半,冷温下麝香1分搅匀。功能主治夏月失其盖被,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