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脑得生片

脑得生片

药方名称脑得生片

处方三七78g川芎78g红花91g葛根261g山楂(去核)157g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味微苦。

炮制以上五味,取三七葛根130.5g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红花川芎山楂及剩余的葛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2~1.25(80℃)的清膏,加入葛根细粉与三七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粉霜散

    《圣惠》卷八十六:粉霜散药方名称粉霜散处方粉霜1两,天南星末1分,黄丹半两(炒紫色),麝香半两,淀粉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疮。用法用量先用盐浆水洗过,以纸捻子揾药,扫在疮上,每日3-4

  • 石膏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石膏散药方名称石膏散处方石膏60克龙齿30克犀角屑15克前胡15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伤寒阳痉,通身壮热,目眩头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

  • 解百毒散

    药方名称解百毒散处方桑白汁1合。功能主治中蛊毒。用法用量服之。须臾,吐利蛊出。摘录《肘后》卷七

  • 地黄大补丸

    药方名称地黄大补丸处方龟版(酒炙)1两半,黄柏(酒炒)5钱,知母5钱(去皮,酒拌,捣膏),人参2两,生地黄1两半(酒拌,铜器蒸半日,捣膏)。制法上为细末,入二膏,炼蜜或酒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痈疽愈

  • 槐耳汤

    药方名称槐耳汤处方槐树上木耳(烧作灰)。功能主治蛔心痛。用法用量痛发,以枣肉碾和,水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 芥子膏

    《普济方》卷四○四:芥子膏药方名称芥子膏处方白芥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令疮痘不入眼。主痘疮。用法用量水调,敷足心。热毒归下。摘录《普济方》卷四○四《普济方》卷九十二:芥子膏药方名称芥子膏处方芥菜子。

  • 六枝乌金膏

    药方名称六枝乌金膏别名六枝膏处方桑枝1尺,槐枝1尺,榆枝1尺,柳枝1尺,桃枝1尺,枸杞枝1尺(粗如小指,俱1寸截,劈4破)。制法用油4两炒令焦黑,滤去滓,加铅丹半两,蜡1两,复熬令黑色,倾在瓷盒内候冷

  • 柏仁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柏仁散药方名称柏仁散处方防风45克柏子仁白及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囟开不合。用法用量用乳汁调涂囟门上,每日一次。十日知,二十日愈。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奇

  • 降痰丸

    药方名称降痰丸处方木香1两,槟榔1两,青皮1两,陈皮1两,京三棱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汤洗)1两,大黄1两,黑牵牛1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功能主治消食利膈,升降滞气,消化痰涎。主三焦气涩,

  • 补脾益肾汤

    药方名称补脾益肾汤处方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清热化湿。主膏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