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汤

药方名称羚角钩藤汤

处方羚角片4.5克(先煎)霜桑叶6克 京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入)滁菊花9克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5克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止痉。治肝风上扰,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瘈疭,狂乱痉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孕妇子痛,产后惊风。

用法用量用鲜淡竹茹15克与羚羊角先煎代水,煎上药服。

备注方中以羚羊角钩藤清热凉肝,熄风止痉,共为君药;桑叶菊花清热熄风,为臣药;白芍、生地黄甘草养阴增液以柔肝舒筋,竹茹、贝母清热除痰,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之效。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枫香脂膏

    药方名称枫香脂膏处方猪胰1两,白胶香1分。制法上药研如膏。功能主治肉刺。用法用量方中猪胰,《普济方》作“猪脂”。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三○○

  • 健脾肥儿丸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健脾肥儿丸药方名称健脾肥儿丸处方人参5钱,黄耆(蜜水炒)1两,神曲(炒)2两,山楂肉2两,白扁豆(炒)1两,白术(米泔水浸,炒)1两,白茯苓1两,山药1两,甘草6钱,白芍(酒炒)

  • 苍芍丸

    药方名称苍芍丸处方芍药37.5克香附30克苍术15克 片芩6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末,炊饼为丸服。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主阴虚气郁之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灵仙丸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灵仙丸药方名称灵仙丸处方威灵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一切癖。用法用量红绢袋盛药1丸,用精猪肉4两,煮极烂去药,吃肉。其积化从大便而下,以知为度。摘录《赤水玄珠

  • 当归

    药方名称当归处方当归(当归头为好)15克,黑豆50克,鸡蛋1个。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溃疡20余例,疗效颇佳。用法用量加水煎煮至黑豆烂熟为止,食豆食蛋饮汤,一次温服,每日1剂。摘录《食疗方》

  • 调元散瘀汤

    药方名称调元散瘀汤处方党参3钱,生炙黄耆3钱,川芎2钱,当归4钱,乳香8分(制去油),没药8分(制去油),肉桂6分,生甘草8分,青木香5分。功能主治产后流注。即恶露流入腰肾关节、肩背手足等处,或漫肿,

  • 倒阳汤

    《石室秘录》卷三:倒阳汤药方名称倒阳汤处方元参27克肉桂0.9克麦冬21克功能主治主虚火炎上。肺金之气不能下行,以致阳强不倒。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此方在用元参以泻肾中浮游之火,尤妙肉桂引其入宅,而招散

  • 葱粥

    《圣惠》卷九十六:葱粥药方名称葱粥处方葱白10茎(去须,切),黄牛乳3合,粳米3合。功能主治五淋,小便赤涩,脐下急痛。用法用量上先以乳炒葱令熟,即入米水,依寻常煮粥,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圣济总

  • 天门冬丸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天门冬丸药方名称天门冬丸处方天门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锉,研如膏)桔梗30克(去芦头)川升麻15克 贝母22.5克(煨令微黄)五味子22.5克款冬花22.5克紫菀22

  • 当归芍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芍药散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处方当归、茯苓(去皮)、白术,各二两;川芎、泽泻,各四两;白芍药八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