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羚犀汤

羚犀汤

杨氏家藏方》卷三:羚犀汤

药方名称羚犀汤

处方羚羊角屑、犀角屑、生干地黄白术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山栀子仁、荆芥穗、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羚犀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十七:羚犀汤

药方名称羚犀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石膏1两(碎),甘草1两(炙,锉),旋覆花1两,紫菀(去苗)1两,前胡(去芦头)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犀角(镑)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猜你喜欢

  • 钩藤生地竹沥饮

    药方名称钩藤生地竹沥饮处方钩藤3钱(后入),大生地3钱(酒炙),炒当归3钱,炒白芍2钱,明天麻1钱(煨),川芎1钱5分,川贝母1钱(去心),制半夏1钱5分,苏梗1钱,陈皮8分,川朴7分(姜汁炒),桔梗

  • 大风桃杏油

    药方名称大风桃杏油处方大风子肉1两,桃仁5钱,杏仁5钱。功能主治癞疥,沿皮蛀,肥疮并癣。用法用量上3味,以蜡烛油不拘多少。熔化滤清同煎,不可太焦,捞出研烂;如干,加油少许,如糊粥,调匀候用;如多加轻粉

  • 天花粉丸

    药方名称天花粉丸处方天花粉黄连(去须)各30克茯苓当归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治消渴饮水多,身体消瘦。用法用量每服30丸,茅根煎汤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 生肌散

    《外科正宗》卷三:生肌散药方名称生肌散处方石膏轻粉赤石脂各30克 黄丹(飞)6克龙骨血竭乳香潮脑各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祛腐活血,生肌长肉。治多骨疽,腐骨脱出,肌肉生迟,不能收敛。用法用量先用甘草

  • 车前子粥

    药方名称车前子粥处方车前子1~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车前子用布包好后煎汁。再将粳米入车前子煎汁中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适用于老人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尿道炎、膀胱炎等。用法用

  • 定风去晕丹

    药方名称定风去晕丹处方熟地9钱,山茱萸4钱,山药3钱,北五味2钱,麦冬2钱,玄参3钱,川芎3钱,当归3钱,葳蕤1两。功能主治补肝,补肾,滋肺金。主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摘录

  • 感冒清热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清热颗粒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 苦杏仁80g白芷60g 苦地丁200g芦根160g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为棕褐色

  • 分清止淋丸

    药方名称分清止淋丸处方木通128两,黄芩128两,甘草32两,大黄192两,茯苓64两,黄柏64两,滑石128两,扁蓄64两,泽泻64两,车前子(炒)64两,知母64两,瞿麦64两,生栀仁64两,猪苓

  • 茯苓五味丸

    药方名称茯苓五味丸处方茯苓5两,人参3两,麦门冬1升(去心),生姜(屑)6两,青竹茹1升。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呕逆经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初服15丸,稍稍加至30丸,

  • 粉隔汤

    药方名称粉隔汤别名矾石汤处方矾石1两。功能主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用法用量矾石汤(《兰台规范》卷四)。摘录《肘后方》卷四引《胡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