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羌活散

羌活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羌活(一两半)天麻(一两半)酸枣仁(炒.一两半)羚羊角(一两半)地骨皮(一两半) 栢子仁(一两半)川芎(一两)鹿角胶(炒.一两)侧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人参(一两) 白附子(炮裂.一两) 桂心(一两)薏苡仁(一两) 海桐皮(一两)牛膝(二两)乌蛇肉(酒浸.炙黄.三两)犀角屑(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毒入四肢,筋脉拘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川芎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甘草(炙)、恶实(炒)、木通,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茶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通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两叶,同煎至七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别名羌活附子散(《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羌活附子(炮)茴香(微炒)各15克木香干姜(炮)各枣许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阴寒内盛,呃逆不止,四肢厥逆;寒厥疝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盐1捻,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烂)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30克

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3~4片,薄荷3~4叶,同煎至210毫升,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调气四物汤

    药方名称调气四物汤处方当归9g,酒白芍9g,酒生地12g,川芎3g,陈皮6g,香附6g,五味子3g。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收敛瞳神。主瞳神受损而散大者。各家论述方中四物汤活血养血;陈皮、香附理气以助血行;

  • 建中托里汤

    《痘疹全书》卷上:建中托里汤药方名称建中托里汤别名建中托里散处方黄耆、官桂、白芍、人参、白术、甘草、升麻(酒炒)。功能主治痘疹泄泻腹痛。用法用量建中托里散(《医部全录》卷四九○)。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 活胎和气饮

    药方名称活胎和气饮处方枳壳2钱,厚朴1钱,香附1钱,陈皮(去白)1钱,苍术1钱,苏叶1钱,砂仁6分,炙草5分,一方加小茴香。功能主治怀胎四五月,胎气困倦,气急,饮食无味,贪睡头晕,四肢酸软。用法用量水

  • 固本丹

    药方名称固本丹处方牡蛎(白者,生为细末,用好醋和为丸,入火烧令通赤,放冷)4两,白石脂2两,硫黄1两半,阳起石1两。制法上为细末,熟汤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入盒子内,以赤石脂封口,外用盐泥固济,候干

  • 加味四神丸

    药方名称加味四神丸处方补骨脂(酒炒)6两,吴茱萸(盐炒)3两,五味子(炒)4两,肉豆蔻(面裹,煨)4两,花椒(微焙)1两,生硫黄6钱,大枣81枚,生姜(切片)6两。制法先煮生姜10余沸,入大枣同煮至烂

  • 大豆方

    药方名称大豆方处方大豆2升,白术2两,鲤鱼1斤。制法上以水和煮,令豆烂熟。功能主治水气胀满,手足俱肿,心烦闷无力者。用法用量空心常食之。食鱼、豆,饮其汁,尤佳。摘录《养老奉亲》

  • 黑圣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黑圣散药方名称黑圣散处方当归川芎茯苓地榆槐花(焙)败棕艾叶(烧存性)百草霜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痔瘘及诸下血。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陈米饮调下。摘录《仁斋直

  • 加味乌梅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乌梅四物汤处方白芍3钱(生),生地3钱,全当归3钱,乌梅肉5个(去壳),怀牛膝3钱。功能主治滋阴扶正,导滞除虫。主虫积腹痛,日久肌肤消瘦。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 六神粥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六神粥药方名称六神粥处方芡实肉1.5千克 米仁(炒)粟米(炒)白糯米(炒)各1.5千克 莲肉(去皮、心,炒)500克山药(炒)500克茯苓120克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益脾健胃。治

  • 倍姜半夏丸

    药方名称倍姜半夏丸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