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粉汗散

粉汗散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粉汗散

药方名称粉汗散

处方黄根1两,牡蛎1两(烧赤),龙骨半两,赤石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汗出过多。

用法用量盛以绢袋,如扑粉扑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普济方》卷三九○:粉汗散

药方名称粉汗散

处方牡蛎(煅)2两,麻黄根(炒)1两,赤石脂1两,糯米1两,龙脑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睡中遍身盗汗。

用法用量用生绵绢包药,扑有盗汗出处。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普济方》卷三九○:粉汗散

药方名称粉汗散

处方黄连(生)7分,牡蛎(煅)7分,贝母7分,糯米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睡中遍身盗汗。

用法用量用生绵绢包药,扑有盗汗处。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猜你喜欢

  • 疏肝解郁汤

    药方名称疏肝解郁汤处方香附9克青皮柴胡郁金各6克丹参12克川芎4.5克 红泽兰12克 延胡 金铃炭各6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治肝郁气滞,经行不畅,色淡红,量少,间有血块,胸胁胀满,有时嗳气,舌

  • 炒米面

    药方名称炒米面处方陈腊炒米。制法下锅炒脆,研筛细末。功能主治脾泻,水泻。用法用量黑糖调吃,候饥时热吃。不可稀,亦不可饮汤水,茶亦不可吃太饱,本日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痘疳丹

    药方名称痘疳丹处方人中白1钱,铜录1分半,麝香1分。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疹余毒,牙龈破烂出血,或成走马牙疳者。用法用量用茶洗口齿净,以指蘸药,搽患处。摘录方出《理瀹》,名见《经验方汇钞》

  • 蒜泥拔毒散

    药方名称蒜泥拔毒散处方老蒜2瓣(捣如泥)功能主治拔毒利喉。治喉痹等急喉证。用法用量用梧桐子大许,敷经渠穴,以皮纸包裹微扎,隔10~20小时启视,即起水泡,用针刺破,揩尽毒水。摘录《喉证指南》卷四

  • 参芪保胎膏

    药方名称参芪保胎膏处方人参15克黄芪30克 生地20克阿胶30克 白蜜100克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

  • 荆沥方

    《千金》卷十四:荆沥方药方名称荆沥方处方荆沥2升,白鲜皮3两,茯神3两,人参2两,白银10两(以水1斗,煮取3升)。功能主治风气内动,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荆沥汤”。各

  • 代针散

    《囊秘喉书》卷上:代针散药方名称代针散处方胆星3分,指甲2-3寸,冰片5厘,朱砂少许。制法将指甲用双红纸卷好,灯上烧炭存性,为末,入辰砂、冰片、胆星研和。功能主治乳蛾成脓不穿。用法用量吹入喉中。少顷即

  • 虎目汤

    药方名称虎目汤处方好樗根。功能主治便血及脓毒下血,经年瘦者。用法用量樗根即大眼桐,一名虎眼树,一名山椿。虚极人,加人参等分。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仁存方》

  • 白膏

    《三因》卷十五:白膏药方名称白膏处方白蔹半两,白薇半两,白及半两,白芷半两,薤白半两(锉,洗,以清油1斤,煎至半斤,滤去滓,入后药),黄耆半两,甘松半两,藿香半两,零陵香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再入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