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圣膏

神圣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白芷30克黄耆30克没药30克 芎藭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沉香30克细辛30克乳香30克白檀香30克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赤小豆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姜黄草乌血竭大黄知母白芷川乌白及白蔹防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则再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苦参苡米洗剂

    药方名称苦参苡米洗剂处方苦参15g,苡米12g,甘草12g。功能主治黄水疮。用法用量水煎后冲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固气丸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固气丸药方名称固气丸处方天雄菟丝子五味子龙骨各45克桑螵蛸山茱萸干姜巴戟各30克韭子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清精自下。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

  • 活血润燥生津饮

    药方名称活血润燥生津饮别名生津散处方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瓜蒌仁、麻子仁、甘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润燥,生津。主燥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大金粟丸

    药方名称大金粟丸处方草龙胆1两,宣连1两,芦荟半两,芜荑1分,巴豆霜1分,大黄1分,木香2分。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疳热。用法用量每服3丸,甘草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

  • 真君妙贴散

    药方名称真君妙贴散处方通明硫黄90克荞麦粉6克制法上药研末,以井花水调和稀稠得所,捏作饼子晒干,或焙干收之。功能主治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恶歹疮,走敌不作脓者。用法用量如有恶疮,再用研碎,以井花

  • 苦洒汤

    药方名称苦洒汤别名鸡子汤、鸡子法、鸡壳苦酒汤、半夏苦酒汤处方半夏(洗,破如枣核)14枚,鸡子1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功能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用法用量鸡子汤(《外台》卷

  • 吹鼻散

    《圣济总录》卷十五:吹鼻散药方名称吹鼻散处方芦荟龙脑(研)瓜蒂(捣)消石(研)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于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普济方》卷一九二:吹鼻散药方名

  • 杏子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杏子汤药方名称杏子汤处方人参(去芦)、半夏(汤洗七次)、茯苓(去皮)、芍药(去粉)、官桂(去皮.不见火)、干姜(炮.洗)、细辛(去苗)、甘草(炙)、五味子(去苗),

  • 干姜双黄汤

    药方名称干姜双黄汤处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功能主治泻久成痢。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不惊丹

    药方名称不惊丹处方枳壳(去瓤,麸炒微黄)1两,淡豆豉(焙干)半两,茯神(去皮木根)半两,南星半两,蝎梢50尾(去尖毒),净芜荑2钱半(先入乳钵内,极细研烂)。制法上除芜荑外,余5味焙为末,再同芜荑乳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