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仙聚宝丹

神仙聚宝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仙聚宝丹

药方名称神仙聚宝丹

处方没药(别研)、琥珀(别研)、木香(煨.令取末)、当归(洗.焙.取末),各一两;辰砂(别研)、麝香(别研),各一钱;滴乳香(别研)一分。

炮制上研令细和停,滴冷熟水捣为圆,每一两作一十五圆。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海虚寒,外乘风冷,搏结不散,积聚成块,或成坚瘕,及血气攻注,腹胁疼痛,小腹急胀,或时虚鸣,面色痿黄,肢体浮肿,经候欲行,先若重病,或多或少,带下赤白,崩漏不止,惊悸健忘,小便频数,或下白水,时发虚热,盗汗羸瘦。此药不问胎前、产后、室女,并宜服之。

常服安心神,去邪气,逐败血,养新血,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酒磨下。胎息不顺,腹内疼痛,一切难产,温酒和童子小便磨下。

产后血晕,败血奔心,口噤,舌强,或恶露未尽,发渴面浮,煎乌梅汤和童子小便磨下。

产后气力虚羸,诸药不能速效,用童子小便磨下。

室女经候不调,每服半圆,温酒磨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神仙聚宝丹

药方名称神仙聚宝丹

别名琥珀朱砂丸(《济阴纲目》卷三)。

处方没药(别研)琥珀(别研)木香(煨,冷取末)当归(洗,焙,取末)各30克 辰砂麝香(别研)各3克 滴乳0.3克(一方作7.5克)

制法上药研细和匀,滴冷熟水捣为丸,每30克作15丸。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治血祛瘀。治妇人血海虚寒,积聚成块,或成坚瘕;血气攻注,腹胁疼痛,小腹胀,或时虚鸣,面色萎黄,肢体浮肿,经候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崩漏不止,惊悸健忘,小便频数,或下白水,时发虚热,盗汗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酒磨下;胎息不顺,腹内疼痛,一切产难,温酒和童便磨下;产后血晕,败血攻心;口噤舌强,或恶露未尽,发渴面浮,煎乌梅汤和童便磨下;产后气力虚羸,诸药不能速效,用童便磨下;室女经候不调,每服半丸,温酒磨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猜你喜欢

  • 三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和散药方名称三和散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一两。川芎、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槟榔(面裹

  • 吹口丹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吹口丹药方名称吹口丹处方黄连青黛孩儿茶冰片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小儿口疳。用法用量上药为末,吹患处。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麻疹阐注》卷二:吹口丹药方名称吹口丹处方醋荠草(捣汁)、青

  • 克痞丸

    《袖珍方》卷广:克痞丸药方名称克痞丸处方丁香藿香官桂茯苓(去皮)甘草小茴香各15克干姜45克桔梗7.5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化饮,行气消痞。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痞闷,

  • 生铁落饮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生铁落饮药方名称生铁落饮处方生铁落30克石膏15克龙齿(研)15克 白茯苓(去皮)防风(去声)各4.5克玄参秦艽各3克功能主治治狂证。用法用量上药除铁落外,研为粗散,先将铁落加

  • 莱菔子粥

    《老老恒言》:莱菔子粥药方名称莱菔子粥处方莱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莱菔子与粳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用法用量早晚餐,温热食。摘录《老老恒言》《寿世

  • 消痞丸

    药方名称消痞丸处方黄连(去须,拣净,炒)18克黄芩(刮去黄色)18克姜黄白术各30克人参12克 炙甘草6克 缩砂仁9克枳实(麸炒黄色)15克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半夏(汤洗七次)12克 曲(炒黄色)6

  • 威喜丸

    药方名称威喜丸处方黄蜡120克 白茯苓(去皮)120克(作块,用猪苓7.5克,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取出晒干,不用猪苓)制法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男子元阳虚惫,精气不固,溺

  • 蔺花散

    《鸡峰》卷十二:蔺花散药方名称蔺花散处方马蔺花半两,川楝子半两,海柑子核(柑皮肉不中食,只核可用)半两,荔枝核半两,附子(炮,切片,羊肾1对,细切,同焙,不用肾)半两,沉香半两,木香1分,熏陆香1分,

  • 二姜丸

    《卫生总微》卷十六:二姜丸药方名称二姜丸处方干姜、良姜各等分。制法上锉细,同炒黄,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痹疾,发寒热似疟;亦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3-5丸,煎杨柳汤,空心送下。摘录《卫生总

  • 茅姜煎

    药方名称茅姜煎处方茅根3钱,干姜(炒)3钱。功能主治劳伤溺血。用法用量加蜜1匙,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