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石南丸

石南丸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石南丸

药方名称石南丸

处方石南叶(炙,去毛)桂(去皮)附子(炮)防风(去芦)各180克牛膝(酒浸)白茯苓(去皮)各250克 熟地黄菟丝子(酒浸)各60克薏苡仁180克五加皮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木瓜1枚,去皮、子,蒸熟研成膏,和前药末为剂,如干硬,少入热蜜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弱,风湿外客,脚气筋急拘挛,腰脊疼痛,膝冷转筋,腿紧不能久立,履物隐痛。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木瓜酒送下30丸,一日二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石南丸

药方名称石南丸

处方赤芍薏苡仁赤小豆当归(去芦)石南牵牛子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大腹皮(连子用)川芎各60克牛膝(去苗)五加皮各90克萆薢独活(去芦)杜仲(锉,炒)木瓜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活血利湿,强筋壮骨。治风毒下侵,两脚重疼少力,浮肿生疮,脚下隐痛,不能踏地,筋挛不能屈伸,项背腰脊拘急不快;风毒上攻,头面浮肿,或生细疮,出黄赤汁,或手臂少力,或口舌生疮,牙龈宜烂,齿摇发落,耳中蝉声,头眩气促,心腹胀闷,小便时涩,大便或难。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木瓜汤下,早起、日中,临卧各一服。妇人血气,亦可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散血葛根汤

    药方名称散血葛根汤别名散瘀葛根汤(《医宗金鉴》卷十二)。处方干葛半夏川芎防风羌活升麻桔梗各2.4克白芷甘草细辛苏叶香附红花各1.8克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

  • 金花子散

    药方名称金花子散处方金花子5钱,四物汤1剂。功能主治体弱不欲孕者。用法用量本方服后,即不受胎。如体渐实,仍可受孕,故佳。摘录《医级》卷九

  • 醒脾散

    药方名称醒脾散处方木香(炮)3克全蝎(炒)1.5克天麻(炒)3克人参0.3克 白茯苓3克白术(炒)3克甘草(炙)3克 白僵蚕(炒)3克 白附子(炮)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婴孩、小儿吐泻不止,脾困

  • 浮萍黄芩汤

    药方名称浮萍黄芩汤别名浮萍黄芩煎处方浮萍3钱,黄芩1钱,杏仁2钱(泡,去皮尖),甘草2钱(炙),生姜3钱,大枣2枚。功能主治温疫身痛脉紧,烦躁无汗。用法用量浮萍黄芩煎(《松峰说疫》卷二)。摘录《治疫全

  • 马护干散

    药方名称马护干散处方马护干(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带下五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温酒调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左金丸

    《中国药典》:左金丸药方名称左金丸处方黄连600g吴茱萸100g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特异,味苦、辛。炮制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

  • 煎银饮子

    药方名称煎银饮子处方银5两,石膏2两,寒水石2两,蚕蛹茧2两。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入银石三味,煎至1升,去银石;次下蛹茧,更煎至7合,去滓,每服半合,温温服之,不拘时候。摘录《圣

  • 当归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当归四逆汤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二钱半。通草、甘草,各一钱半。功能主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红枣一枚,煎至一钟,

  • 搐鼻通关散

    药方名称搐鼻通关散处方杨梅皮、踯躅花根、薄荷叶、白芷、粉草、细辛各等分,牙皂少许,麝香半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洗泪清上。主用法用量搐鼻或吹入鼻孔。凡点药先用此搐鼻为妙。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艾煎茯苓散

    药方名称艾煎茯苓散处方艾,茯苓末1钱。功能主治别处无汗,独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汤,调茯苓末服。各家论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