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茅根散

白茅根散

《圣惠》卷十七:白茅根散

药方名称白茅根散

处方白茅根1两(锉),百合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葛根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五十八:白茅根散

药方名称白茅根散

别名白茅根

处方白茅根1两(锉),赤芍药3分,滑石1两,木通3分(锉),子芩3分,葵子1两,车前子3分,乱发灰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血淋,小便中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白茅根汤(《鸡峰》卷十八)。方中赤芍药,《鸡峰》作“白芍药”。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七十九:白茅根散

药方名称白茅根散

处方白茅根3分(锉),遽麦1两,鲤鱼齿20枚(细研),木通2两(锉),车前子1两,冬葵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小便淋涩及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鸡峰》卷十五:白茅根散

药方名称白茅根散

处方伏龙肝4两,禹余粮4两,白芍药4两,熟地黄4两,地榆4两,白茅根4两,龙骨6两,当归6两,甘草、麒麟竭。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不止,遶脐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麒麟竭用量原缺。

摘录《鸡峰》卷十五

《圣惠》卷三十七:白茅根散

药方名称白茅根散

处方白茅根1两(锉),犀角屑3分,刺蓟根1两半,黄芩1两,桑根白皮2两(锉),紫菀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肺脏热壅致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2-3沸,每于食后温服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 黄蜡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黄蜡丸药方名称黄蜡丸处方硫黄60克制法上一味研细。先熔黄蜡,入硫黄末打匀,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泻不止,属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晨起空腹时用粥饮送下。摘

  • 防风饼

    药方名称防风饼处方防风(去叉)半两,鸡冠花半两,续断半两,甘草(炮)半两,天麻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末,以油饼剂3个,入药3钱匕,分做3个油饼。功能主治肠风泻血。用法用量早晨、日午、近晚以淡粥送下。

  • 活血通经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散处方白芷1两半,肉桂1两半,刘寄奴(取穗)5两,赤芍5两,凌霄花2两,苏木2两,红花2两,牛膝(土者尤可)2两,甘草2两,香附2两,木通1两,桃仁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气虚留

  • 藿香脾饮

    药方名称藿香脾饮别名藿香扶脾饮处方厚朴1钱,炙草1钱,半夏1钱,藿叶1钱,陈皮2钱,木香5分,麦芽5分。功能主治腹胀渐至面,足肿及身。黄疸。用法用量藿香扶脾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本方方名,原书

  • 养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养脾丸药方名称养脾丸处方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a00克白术250克甘草(锉、爁)75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

  • 珍珀活命丹

    药方名称珍珀活命丹处方牛黄琥珀珍珠蟾酥朱砂各3克 蝼蝈7个 地鳖虫7个制法上为细末,人乳为丸。功能主治治单腹胀。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 海桐皮浸酒方

    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方处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天雄(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防风(去芦)、当归、杜仲(去皮.炙黄)、仙灵脾、萆薢、牛膝、薏苡仁、生地黄,各二两。虎胫骨(酥炙令黄),三两。炮

  • 理血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血汤药方名称理血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捣细)12克茜草6克 生杭芍9克白头翁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肾阴

  • 桂枝防风汤

    《幼幼集成》卷二:桂枝防风汤药方名称桂枝防风汤处方嫩桂枝4.5克 杭白芍6克 北防风4.5克 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治婴幼儿伤寒初起,恶寒发热,体重面黄,或面白喘急,口中气热,呵欠烦闷。用法用量上作一剂。

  • 大乳没散

    药方名称大乳没散处方白术当归白芷、炙草没药各9克(研匀)乳香6克(另研)桂心4.5克(研)制法上药和匀,再研极细。功能主治主跌扑损伤,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酒送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