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僵蚕散

白僵蚕散

《得效》卷十六: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去丝嘴,炒)半两,粉草半两,细辛半两,旋覆花(蒸熟,焙)半两,荆芥1分,木贼半两,黄桑叶1两(嫩者)。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肺虚受风,眼目冲风泪出,或暴伤风热,白睛遮覆黑珠,脸肿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食后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六

《圣惠》卷七十四: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1两(微炒),天麻1两,独活1两,麻黄1两半(去根节),乌犀角屑2分,白附子半两(炮裂),藿香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以生姜半两去皮,同捣令烂,焙干),龙脑1钱(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口噤,心膈痰涎壅滞,言语不得,四肢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十: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1两(炒),地龙1两(白色少泥者,微炒),腊茶1两(炙),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虎风,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发时空心服2钱匕,午后服1钱匕,临卧服2钱匕,并用热酒调下。又先取蜡1两,铫子中熔成水,投桂末半两,搅匀摊于纸上,火炙令热,服第1药了,即贴向痛处,用熟帛裹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蝉退、防风甘草苍耳子、白芷川芎茯苓荆芥厚朴陈皮人参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冷风丹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豆淋酒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六: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直者)不拘多少。

制法上药生为末。

功能主治破伤风,身肿,牙关不开。

用法用量每用生姜自然汁调,以鸡翎于疮口扫之,勿令干,斯须肿搨皮皱为效;仍服半钱匕,用生姜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圣惠》卷六十九: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1两(微炒),乌蛇肉半两(酒拌,炒令黄),天麻半两,独活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白附子半两(炮裂),防风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蝉壳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如角弓反张,口噤不能言,皮肤顽麻,筋脉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8两(温水洗过,入盐末8两,逐旋入银石器内,趁润炒令黄,去盐不用,捣为细末),麝香(细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毒壅滞,齿龈虚肿出血,宣露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揩齿,良久以荆芥汤稍热漱口,冷吐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圣惠》卷七十八: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半两(微炒),天南星半两(炮裂),干蝎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桂心半两,藿香半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乌蛇肉(酒拌,炒令黄)半两,防风1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生姜酒调,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五: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1分(微炒),蝉壳1分(微炒),芦荟1分(细研),蝎尾1分(微炒),白附子1分(微炒,炮裂),五灵脂1分,蟾头1枚(涂酥,炙令焦黄),朱砂1分(细研),牛黄半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壁宫子2枚(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壮热,四肢拘急,痰涎壅滞,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2枚(微炒),蛜(虫祁)1枚(微炒),莨菪子10粒(炒令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天钓,及急惊风搐搦。

用法用量用温酒调,注入口中。令睡,汗出即愈,如睡多不用惊起。如1-2岁儿患急,即顿服之;稍慢,即分为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魏氏家藏方》卷九: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直好,白色者)1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白者)1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一方只用白僵蚕)。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七三: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半两(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刮开疮头上,敷之。根烂即出。一方水调封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猜你喜欢

  • 净心散

    药方名称净心散处方蛇蜕1条(烧灰),甘草5钱(锉为末),不蛀皂角5定(烧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疮入眼。用法用量小儿每服半钱,熟水调服。痘疮出尽,便宜服之。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 蟾头散

    药方名称蟾头散处方蟾头1个(烧灰),蛇蜕皮灰1分,蝉壳1分(微炒,去足),麝香1钱,青黛半两,蜗牛子2-7个(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奶疳。体瘦烦热,毛发干瘁,乳食减少。用法用量每服半钱,

  • 三黄枳朴丸

    药方名称三黄枳朴丸处方黄连黄芩黄柏(皆酒炒)各9克大黄(酒)15克枳实(麸炒)厚朴(姜汁炒)槟榔各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湿热成痢,并有食积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汤送下。摘录《

  • 茯苓大黄汤

    药方名称茯苓大黄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大黄(锉,微炒)1两,羚羊角(镑)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微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前胡(去芦头)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厥多怒

  • 参姜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参姜饮药方名称参姜饮处方人参9~15克(或加倍)炙甘草1~1.5克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功能主治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用法用量上

  • 浆水粥

    药方名称浆水粥处方白米2合。功能主治小儿夜啼,小便不通,肚痛。用法用量上以浆水煮白米作稀粥,临熟下葱白,和匀食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食医心鉴》

  • 芫花散

    药方名称芫花散处方芫花22.5克(醋拌,炒令干)狼牙22.5克雷丸22.5克桃仁22.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用)白芜荑22.5克功能主治治蛲虫。用法用量上药捣细罗为散,隔宿勿食,早晨以粥饮调下

  • 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补心汤药方名称补心汤处方紫石英茯苓人参远志当归茯神甘草紫菀各6克麦门冬12克赤小豆4克大枣5枚制法上十一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

  • 三物备急丸

    药方名称三物备急丸别名大黄备急丸(《医学人门》卷七)处方大黄30克干姜30克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制法上药各须精新,先将大黄、干美研末,再研巴豆,与上末和匀共捣为散;或炼蜜为丸,瓷器密贮

  • 巨胜茯苓丸

    药方名称巨胜茯苓丸处方巨胜1石(9蒸9曝,去黑皮,熬之令香,蒸熟,于臼中急捣为末,仍以疏马尾罗之),白茯苓3斤(去黑皮,锉如鸡头大,用水煮10余沸,漉出令干)。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大。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