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血丸

生血丸

药方名称生血丸

处方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干燥,与其余黄柏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

注意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

规格每瓶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纯阴化阳汤

    药方名称纯阴化阳汤处方熟地1两,玄参3两,肉桂2分,车前子3钱。功能主治阴亏之至,小便不通,目睛突出,腹胀如鼓,膝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独口不渴,服甘淡渗泄之药皆无功效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小

  • 黄耆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黄耆散药方名称黄耆散处方黄耆(蜜炙)麦门冬(去心)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桔梗(炒)白芍药各15克甘草7.5克(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咳嗽、咯血成劳,肌体消瘦,四肢倦怠,脚无

  • 神效瓜蒌散

    药方名称神效瓜蒌散处方大瓜蒌半个(黄熟者帚个,连皮子瓤,重重纸包,火煨,捣烂,取一半)白芷4.5克玄参6克升麻L5克 归尾6克桔梗3克连翘6克柴胡3克青皮3克天花粉4.5克穿山甲(炒)3克川芎2.4克

  • 麻黄饮子

    药方名称麻黄饮子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牡蛎粉1两,蜀漆半两,甘草半两,犀角屑半两,知母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温疟烦闷。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为3服,1日服尽。摘录《圣惠》卷五十

  • 仓连煎

    药方名称仓连煎处方陈仓米赤痢用3钱、白痢用7钱、赤白相兼用5钱,黄连赤痢用7钱、白痢用3钱、赤白相兼用5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噤口痢,不拘赤白。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至7分,露1宵,空心温服。摘录《古今

  • 二妙汤

    《寿世保元》卷二:二妙汤药方名称二妙汤处方川黄柏(盐酒炒)5钱,苍术(米泔浸,炒)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筋骨疼痛,或湿热流注,腰下作痛。用法用量每用1匙,沸汤入姜汁调,食前服。痛甚者,加葱3根,水

  • 金露膏

    《卫生总微》卷十九:金露膏药方名称金露膏处方寒水石(煅通赤)4两(研),雄黄1两(研,水飞),硼砂2钱(研),甘草末4钱,脑子1字(研)。制法上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咽喉肿痛塞闷。用

  • 缚手散

    药方名称缚手散处方大萝卜1寸。制法将萝卜于新瓦上煅黄存性。功能主治产后肚痒。用法用量酒和童便各半盏,煎6分,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吴氏集验方》

  • 阿胶枳壳圆

    药方名称阿胶枳壳圆处方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二两;滑石(研飞为衣)半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水下,半日来未通再服。摘录

  • 内补黄耆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内补黄耆汤药方名称内补黄耆汤处方黄耆当归芍药 干地黄半夏各9克茯苓人参桂心远志麦门冬甘草五味子白术泽泻各6克干姜12克大枣30枚制法上十六味,哎咀。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妇人气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