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菊汤

甘菊汤

《揣摩有得集》:甘菊汤

药方名称甘菊汤

处方菊花1两,金银花1钱半,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一切疔毒,不论生于何处。

用法用量水煎,连服3-4次。

摘录《揣摩有得集》

《揣摩有得集》:甘菊汤

药方名称甘菊汤

处方菊花1钱半,石决明3钱(煅),熟军1钱半,泽泻1钱半,青葙子1钱(炒),赤芍1钱,当归1钱半,没药5分(去油),生草1钱。

功能主治风火眼疾,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竹叶,灯心为引。

摘录《揣摩有得集》

《不知医必要》卷一:甘菊汤

药方名称甘菊汤

处方熟地4钱,淮山4钱,玄参3钱,甘菊花7钱,白芍(酒炒)2钱,当归2钱,党参(去芦)2钱,建神曲1钱。

功能主治痿症,腿足不能起立,能食易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医统》卷八十三:甘菊汤

药方名称甘菊汤

处方甘菊苗叶不拘多少。

制法捣烂。

功能主治阴户肿。

用法用量百沸汤淋汁熏洗。

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甘菊汤

药方名称甘菊汤

处方决明子甘菊当归川芎赤芍甘草防风荆芥蔓荆子

功能主治目赤烂。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甘菊汤

药方名称甘菊汤

处方甘菊花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旋覆花半两,升麻半两,石决明半两,芎藭半两,羌活(去芦头)1两,地骨皮(洗)1两,青葙子1两,车前子1两,石膏(碎)1两,木贼(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两,草决明(炒)1两,甘草(炙,锉)1两,荆芥穗1两,防风(去叉)1两,黄连(去须)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内外障翳;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蜜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夜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猜你喜欢

  • 陈橘皮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陈橘皮汤药方名称陈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下利。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

  • 生地栀子汤

    药方名称生地栀子汤处方生地黄、栀子、葛根、薄荷叶。功能主治心火上冲,衄血。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 加味四物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物二陈汤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酒炒)、白芍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黄柏、枳壳、黄芩。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降心火,补真阴。主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上而喘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

  • 大黄芍药汤

    药方名称大黄芍药汤处方大黄(锉炒)半两,芍药1两,牡丹皮1两,犀角(镑屑)1两,生干地黄1两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伤寒太阳病,随经入里,瘀热内积,蓄血喜忘如狂。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2盏,

  • 大效黄耆汤

    药方名称大效黄耆汤处方绵黄耆(打扁,2寸许,切,以汤炮蜜1大匙,浸半日,控干,焙黄色)1两,官桂8钱(去粗皮,不见火),川当归(用生地黄汁浸,焙干,汁多尤妙),白芍药(以童子小便浸少时,焙干)1两,败

  • 咳嗽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咳嗽散药方名称咳嗽散处方苏子2两,枇杷叶3两,杜耳风2两,五皮半2两,鹿衔草3两,蛇衔草3两,瓜子草3两,铜钱草2两,肺筋草2两,淫羊藿2两,川黄连3两。制法上为细末

  • 茴香枳壳丸

    药方名称茴香枳壳丸处方枳壳(麸炒,去白)、茴香(微炒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满下虚,腹胁胀满,气不宜通。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米饮汤送下亦

  • 大蓟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大蓟散药方名称大蓟散别名大蓟饮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处方大蓟根(洗)犀角(镑)升麻桑白皮(炙)蒲黄(炒)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芦,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

  • 枯痔方

    《惠直堂方》卷三:枯痔方药方名称枯痔方处方金色密陀僧5两,生矾1两,枯矾1两。制法另用黄占3两,麻油3两,化开入前药末搅匀,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5钱,青黛2钱为衣。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8分

  • 荆菊酒

    药方名称荆菊酒处方蔓荆实、甘菊、地骨皮、术。制法上药各以绢袋盛,纳酒中,春、秋3日,冬7日。功能主治损心虚寒,头痛,性气反常,语声冒昧,关节不利,心手不遂,骨间寒热,目中泪出,齿发不荣。用法用量每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