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痰汤

理痰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痰汤

药方名称理痰汤

处方芡实30克 清半夏12克黑脂麻(炒,捣)9克柏子仁(炒,捣)6克 生杭芍6克陈皮6克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溃于肺中,喘促咳逆;停于心下,惊悸不寐,滞于胃口,胀满哕呃;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着于关节筋骨,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眩晕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陈皮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子仁之滞腻。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理痰汤

药方名称理痰汤

处方芡实1两,清半夏4钱,黑脂麻(炒,捣)3钱,柏子仁(炒,捣)2钱,生杭芍2钱,陈皮2钱,茯苓片2钱。

功能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满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各家论述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用脂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实之滞腻也。

临床应用1.痰饮: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汤加减治之,三年,病转增剧。后延友人毛仙阁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2.痫风:一少妇,患痫风,初2-3月一发,浸至2-3日一发。脉滑,体丰,知系痰涎为恙。仙阁亦治以此汤加赭石三钱,数剂竟能拔除病根。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百寿散

    药方名称百寿散处方黄连1两,朱砂1钱。功能主治初生小儿未满月内,服之预防疮疥。主用法用量水煎服,拭去口涎,灌下;余药倾盆中浴儿,遍身搽妙。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六

  • 百部根方

    药方名称百部根方处方百部藤根2两。制法捣自然汁,和蜜等分,沸煎成膏子。功能主治暴嗽。用法用量每日3服,粥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引《鲍氏方》

  • 半夏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药方名称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白矾(烧令汁尽)90克朱砂(细研,水飞过)90克 黄丹6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

  • 九转神丹

    药方名称九转神丹处方白矾2钱,茯苓1两,车前子5钱,黄柏3钱,紫花地丁5钱,连翘3钱,牛蒡子3钱,穿山甲1片,萆薢5钱。功能主治多骨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四剂骨消,再用加味四君子汤调理。摘录《洞天奥旨》

  • 椒灵丹

    药方名称椒灵丹处方青盐2两,川芎1两,防风1两,附子(炮)1两,菊花半两,椒子4两(去蒂并子及有闭口者)。制法上先将青盐、椒用好醋1碗,煮尽为度;后将4味药为细末,将椒裹药为丸。功能主治眼见一物为二之

  • 家秘和中汤

    药方名称家秘和中汤处方人参、当归、黄耆、白术、广皮、甘草、升麻、柴胡、川芎、细辛。功能主治内伤头痛,因气虚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白蔹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白蔹丸药方名称白蔹丸处方鹿茸(醋蒸,焙)60克白蔹金毛狗脊(燎去毛)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用法用量每服50丸,

  • 小菟丝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小菟丝子丸药方名称小菟丝子丸别名菟丝手丸(《摄生众妙方》卷二)。处方石莲肉60克菟丝子(酒浸,研)150克 白茯苓(焙)30克山药60克(内22,5克打糊)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救绝至圣丹

    药方名称救绝至圣丹处方人参7钱,菖蒲3钱,半夏3钱,南星2钱,生附子1钱,丹砂末1钱。功能主治中风后发狂者。用法用量上药先将参、苓、附子等药煎汤,调入丹砂末灌之。各家论述天下无真中风之人,不过中气、中

  • 八味石膏散

    药方名称八味石膏散处方当归、地黄、荆芥、防风、石膏、升麻、玄参、丹皮。功能主治面肿连齿痛,出血。摘录《证治宝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