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栀散
药方名称炒栀散
处方炒山栀
制法上药炒黑,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胆移热于脑,传为鼻血、汗血,眼目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次6克,白滚水调下。
摘录《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药方名称炒栀散
处方炒山栀
制法上药炒黑,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胆移热于脑,传为鼻血、汗血,眼目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次6克,白滚水调下。
摘录《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普济方》卷二三三:柴胡茯苓汤药方名称柴胡茯苓汤处方柴胡1钱2分,茯苓1钱2分,枳实(炙)6分,白术6分,人参6分,麦门冬(去心)6分,生姜(合皮,切)6分。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腹胀瘦病,不下食。用法用
药方名称神佑丸处方甘遂(以面包,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焙干)芫花(醋浸煮)各15克黑牵牛30克大黄3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丸,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停饮胸满,湿痹,
药方名称鳖甲导经丸处方鳖甲、煎膏4两,当归3两,川芎1两,赤芍2两,白芍4两,生地4两,琥珀屑1两,熟地6两,麦冬3两,白术4两,茯神2两,枣仁3两,丹皮3两,阿胶2两,白薇1两,玉竹2两,红花1两5
药方名称济生大丹处方脂麻1斗,黄豆1斗,糯米1斗(水淘蒸熟,晒干,焙炒),熟地10斤,黄耆(蜜炙微炒)5斤,山药五斤,白术3斤。制法上为细末,红枣10斤,煮烂去核,同捣烂,炼蜜为丸,每丸重5钱。功能主
药方名称半墨丸处方半夏(生姜制)南星(生姜制)软石膏香附子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痰火气嗳。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引《
药方名称赶痛汤处方乳香、没药、地龙(酒炒)、香附(童便浸)、桃仁、红花、甘草节、牛膝(酒浸)、当归、羌活、五灵脂(酒淘去土)。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也。肢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荆芥散药方名称人参荆芥散处方荆芥穗、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去瓤.称)、人参、鳖甲(醋浸.去裙.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
药方名称二子消毒散处方皂角子 肥皂子僵蚕蝉蜕杏仁(去皮、尖)各7个猪牙皂1条金银花9克防风荆芥牛膝各3克 猪板油60克 土茯苓15克功能主治主玉茎上生疮,外皮肿胀,及杨梅疳等。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
药方名称马齿苋粥处方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温热食。注意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
药方名称除毒丸处方巴豆(铁串穿,灯上烧,去心)半两,大黄末半两。制法上为末,端午日粽子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瘿瘤,服海蛤散后。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冷茶送下,良久以热茶投之。下多,以冷粥止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