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止嗽散

止嗽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止嗽散

药方名称止嗽散

处方半夏45克(汤洗七次)枯白矾120克

制法上二味,共研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备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止嗽丸"。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医学心悟》卷三:止嗽散

药方名称止嗽散

处方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千克甘草(炒)360克陈皮(水洗,去白)500克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止嗽化痰,宣肺解表。治诸般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及临卧用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备注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橘红(?方中为陈皮-软件作者注)宣肺理气;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配,共奏止嗽化痰,宣肺解表之功。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猜你喜欢

  • 救亡散

    药方名称救亡散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熟地1两,甘草2钱,附子1片。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阴阳两亡,大汗而热未解,腹又痛不可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蔓荆实散

    《圣济总录》卷十一:蔓荆实散药方名称蔓荆实散处方蔓荆实2两,何首乌2两,羌活(去芦头)1两,威灵仙(去土)1两,荆芥穗1两,防风(去叉)1两,苦参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风瘙瘾疹,手足麻木。用法用量

  • 槐子方

    药方名称槐子方处方乌牛胆、槐子。功能主治明目。主疳湿。用法用量以乌牛胆酿槐子。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本草》

  • 加减散肿溃坚汤

    药方名称加减散肿溃坚汤处方知母4钱,黄柏3钱,皂角刺3钱,金银花4钱,天花粉5钱,马齿苋4钱,黄芩3钱,黄连2钱,升麻3钱,山甲2钱,连翘3钱,桔梗2钱。功能主治项疮(即对口)初起,紫红板硬,结成一片

  • 加味四生饮

    药方名称加味四生饮处方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功能主治吐血属火者。用法用量加降香、童便煎服。元气虚弱,即将童便浸前药,水为丸,独参汤送下。摘录《医碥》卷一

  • 参附接命膏

    药方名称参附接命膏处方人参8两,大附子8两。制法上为粗末,将天鹅油2斤浸半月。慢火熬至焦黑,绞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再入东丹1斤,慢熬成膏。功能主治痨弱,喉音哑者,饮食不进,肚腹疼痛。用法用量待温,加

  • 归经佛手散

    药方名称归经佛手散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白术5钱,荆芥3钱,炒黑干姜1钱,甘草1钱,人参3钱,熟地1两。功能主治妊妇大怒之后,血不归经,忽然腹痛,因而堕胎;及胎堕之后仍然腹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轻腰汤

    药方名称轻腰汤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5克,防己1.5克。功能主治祛风利湿。主外感风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摘录《辩证录》卷二

  • 加味白头翁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白头翁汤药方名称加味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9克 生川柏1.5克 青子芩6克 鲜贯众15克 小川连2.4克 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 鲜茉莉花10朵(冲)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

  • 广丹白及膏

    药方名称广丹白及膏处方广丹1钱,白及面2钱,凡士林1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