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枯瘤膏

枯瘤膏

《准绳·疡科》卷五:枯瘤膏

药方名称枯瘤膏

处方草乌4两,川乌2两,干桑耳1两半,桑朽木1两半,矿石灰1碗,桑柴灰1碗,荞麦秸灰1碗。

制法上将草乌川乌桑耳、桑朽木共烧成灰,和矿石灰桑柴灰荞麦秸灰一处,装入酒漏内,以棕塞其漏窍,用水1斗煎滚淋汁,慢火熬浓,以10碗取1碗为度,以厚实瓷器收贮,密封固。

功能主治六瘤、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如用,入矿石灰调匀为糊,点瘤顶上,以湿纸数重贴药上,如若未干不须贴,若留久药干,以唾调涂。直待十分黑腐,以刀剪刮取之,腐肉未尽,又点又刮,如怕剪刮者,却用井金散点之,以渐腐烂自去,不用针刀,后却以膏药贴之,去尽腐肉为度。

摘录《准绳·疡科》卷五

方出《得效》卷十九,名见《仙拈集》卷四:枯瘤膏

药方名称枯瘤膏

处方甘草

制法煎膏。

功能主治小瘤。

用法用量笔蘸涂瘤傍四围,干后复涂,共3次;然后以大戟芫花甘遂等分为末,醋调,别笔涂敷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小晕3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法,自然焦缩。

摘录方出《得效》卷十九,名见《仙拈集》卷四

卫生宝鉴》卷十三:枯瘤膏

药方名称枯瘤膏

别名枯瘤子药

处方草乌半斤,川乌4两,干桑耳3两,桑朽木3两,细白石灰3碗(陈者),桑柴灰2碗。

制法上药烧令存性,同二灰研匀,用水1桶淋汁,如法熬成膏。

功能主治瘤。

用法用量枯瘤子药(《普济方》卷二九四)。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加减调中汤

    《医学入门》卷四:加减调中汤药方名称加减调中汤处方白芍4.5克茯苓白术各2.4克麦门冬1.2克 生地1.5克陈皮0.9克桔梗乌梅甘草各0.6克功能主治治冬温及春月暴暖,烦躁,眠食不安者。用法用量水煎,

  • 韩魏王自养丸

    药方名称韩魏王自养丸处方乌头(锉作块,蛤粉炒)4两,红椒(去目并合口者)4两,破故纸(炒)4两,舶上茴香(炒),山药4两,川楝子(取肉)3两,菟丝子2两(酒浸蒸,别研入药),葫芦巴(酒浸)1两半,巴戟

  • 小儿百寿丸

    药方名称小儿百寿丸处方钩藤45g僵蚕(麸炒)45g胆南星(酒炙)75g天竺黄75g桔梗30g木香75g砂仁45g陈皮75g苍术(制)75g茯苓30g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麸炒)45g麦芽(炒)4

  • 加减胃苓五皮汤

    药方名称加减胃苓五皮汤处方胃苓汤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五加皮。功能主治诸肿及喘。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六

  • 射干麻黄汤

    药方名称射干麻黄汤处方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3克大枣7枚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先

  • 葶苈大枣汤

    药方名称葶苈大枣汤处方葶苈2两(炒紫色,杵成丸),大枣20枚。功能主治痰实肺闭,气不得宣,呼吸壅滞,喘急妨闷,胸膈痞痛彻背者。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2升,去滓,纳麻黄、五味子各半两,取清,分2日服。

  • 柴葛各半汤

    药方名称柴葛各半汤处方升麻、葛根、甘草、黄芩、半夏、赤芍药、柴胡。功能主治伤寒发热,遍身大汗不解。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不拘时候。摘录《扶寿精方》

  • 茯苓贝母汤

    药方名称茯苓贝母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泽泻(锉)3分,贝母(焙)3分,桑根白皮(炙,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肺经虚气,肿满喘痞,气促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 拔管丸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拔管丸药方名称拔管丸处方炒生地4两,炒槐米2两,炙猬皮2张,象牙屑4两,酒归身2两,炒黄耆2两,广胶2两(土炒成珠),川山甲1两2钱(土炒)。制法上为末,砂糖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浮麦汤

    药方名称浮麦汤别名浮麦散处方浮麦不拘多少。制法炒香。功能主治小儿痘,自汗。用法用量浮麦散(《准绳·幼科》卷五)。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