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断痫丹

断痫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断痫丹

药方名称断痫丹

处方半夏60克僵蚕45克 南星30克乌蛇30克 白附子15克全蝎6克雄黄4.5克蜈蚣0.9克麝香9克珍珠粉3克朱砂6克

制法制蜜丸,每丸3克。

功能主治主羊痫风。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神志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2丸。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普济方》卷一○○:断痫丹

药方名称断痫丹

处方黄耆3钱(蜜炙),防风2钱,钩藤3钱,细辛(去土)3钱,甘草2钱,蝉蜕2钱,露蜂房2钱,石菖蒲3钱,桂心(去粗皮)2钱,远志(去心)2钱,人参2钱,杏仁2钱半(去皮尖),半夏(泡)3钱,天南星(泡)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麝香少许为衣。

功能主治因惊成痫,愈而复作,连绵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枣汤送下,1日2服,临卧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

猜你喜欢

  • 醋黄散

    药方名称醋黄散处方大黄1钱,郁金子1钱,降香1钱,三七1钱,当归3钱,牛膝2钱(上用醋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下瘀止血。主吐血。血既止后,其经脉中已动之血,有不能复还故道者,上则着于背脊胸膈之间,下

  • 百祥丸

    药方名称百祥丸别名南阳丸处方红芽大戟不拘多少(阴干)。制法浆水煮极软,去骨晒干,复纳汁中煮,汁尽倍干为末,水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痘疮初发用之,可预防毒气上迫咽喉。主痘疮倒压黑陷,寒颤噤牙戛齿,身黄

  • 木香附子汤

    药方名称木香附子汤处方附子21克(炮,去皮、脐)南木香30克(不见火)功能主治治急中风不语,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肢体瘫痪。用法用量上药切片,量病势重,则分作二服,轻则分作四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

  • 鸡眼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鸡眼膏药方名称鸡眼膏处方荸荠(线穿阴干)火丹草(阴干)蟾酥蓖麻子桃仁穿山甲三棱红花莪术天南星各6克鳝鱼血100毫升(阴干,为末)鸡肫皮(不见水)10个河豚眼(阴干)10枚 虎耳草

  • 截泻汤

    药方名称截泻汤处方苡仁2两,白芍2两,山药1两,车前子1两,黄连5钱,茯苓5钱,泽泻2钱,甘草2钱,肉桂3分,人参3钱。功能主治泄泻。一日五六十回,倾肠而出,完谷不化,粪门肿痛,如火之热。用法用量水煎

  • 建胃丹

    药方名称建胃丹别名健胃丹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白矾1分(枯,令汁尽),乌梅肉(炒)半两,龙骨半两,白石脂半两,神曲(炒)半两,干姜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泄痢兼脓

  • 加减八珍丸

    药方名称加减八珍丸处方八珍汤去川芎、白术、加黄连(炒)3分,阿胶(土炒)3分,木香1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气血虚弱,久痢脱肛。用法用量炒米汤送下。多服佳。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 姜米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姜米汤药方名称姜米汤处方干姜(炮)1两,陈粟米(炒)2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虚乏,津液衰耗,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滤去滓,食前稍

  • 丁夏汤

    《医学人门》卷七:丁夏汤药方名称丁夏汤处方丁香半夏各9克功能主治主脾胃虚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同煎,温服。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医学入门》卷七:丁夏汤药方名称丁夏汤处方丁香3钱,半

  • 分利饮

    药方名称分利饮处方泽泻、猪苓、怀牛膝、车前子、归尾、黄芩、黄连、甘草梢、薄荷。功能主治小儿赤白淋疾,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