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桂枝汤

当归桂枝汤

幼幼集成》卷六:当归桂枝汤

药方名称当归桂枝汤

处方人参当归身、正川芎白芍药、炙黄耆、漂苍术、川黄柏、炙甘草

功能主治痘后血少,手足拘挛,不能转运。

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桂枝汤,但方中无桂枝,疑脱。

气虚肢冷,加附片;感冒风寒,以致筋骨痛,加羌活防风;血气大虚者,加鹿茸、虎胫、淮牛膝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当归桂枝汤

药方名称当归桂枝汤

处方当归3钱,桂枝8分,白芍1钱半(酒炒),甘草6分,煨姜2片,大枣3枚。

功能主治孕妇寒多热少,脉弦浮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妊娠营气大虚,寒邪得以逗留经中,故寒多热少,不烦不渴焉。当归益营气之虚,白芍敛营中之血,桂枝温经散寒,炙草缓中益胃,煨姜温胃以散寒邪,大枣缓中以益脾元也。水煎温服,使营气内充,则寒邪不复留恋,而寒热之往来顿解,胎孕无不自安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片玉痘疹》卷十二:当归桂枝汤

药方名称当归桂枝汤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洗)、黄耆(酒洗)、官桂、炙甘草苍术黄柏

功能主治补脾养血。主痘之后,血少不能养筋,或感风寒水湿,手足忽然拘挛,不能伸屈转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气虚,加川乌人参;如感风寒,以至骨节疼痛者,加羌活防风散治之。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三痹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三痹汤药方名称三痹汤处方川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桂心 华阴细辛人参白茯苓当归白芍药甘草各30克秦艽生地黄川芎川独活各15克黄耆川牛膝各30克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

  • 螺子丸

    药方名称螺子丸处方小螺子18枚(去尖,微炒),斑蝥21枚(去头足,炒令黄色),雀儿粪63枚(白色者,微炒),麝香1钱(细研)。制法先将前3味为末,入麝香研令匀,以好豉1合,烂捣研,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

  • 正阳丸

    药方名称正阳丸处方鹿茸(去毛,酥炙)60克肉苁蓉(酒浸,切,焙)石南各30克、五味子葫芦巴(炒)各22克木香45克石斛(去根)韭子(炒)牛膝(酒浸,切,焙)15克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各

  • 虎胫骨丸

    方出《医学正传》卷四,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虎胫骨丸药方名称虎胫骨丸处方苍术(米泔浸1-2宿)4两,黄柏(酒浸晒干)4两,牛膝(去芦)2两,龟版(酥炙)1两,虎胫骨(酥炙)1两,防己1两,当归尾2

  • 解郁汤

    《医学入门》卷七:解郁汤药方名称解郁汤处方柴胡黄连黄芩黄耆地骨皮生地 热地白芍各等分功能主治养血解郁,清热泻火。治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傅青主女科》卷下:

  • 川楝丸

    《医级》卷八:川楝丸药方名称川楝丸处方川楝子茴香各60克附子30克制法上三味,用酒300毫升,煮尽为度,焙,晒干,炒,研末。功能主治主奔豚小腹疼痛。用法用量每药末30克,用延胡15克,全蝎18个,丁香

  • 还元明目汤

    药方名称还元明目汤处方大熟地8钱,生地3钱,萸肉3钱,远志3钱,枣仁3钱(炒),黄耆5钱,菟丝子4钱,川芎2钱,蔓荆子3钱,蒺藜3钱(炒),知母3钱,甘草1钱,生磁石2钱。功能主治云雾移睛症,两眼黑白

  • 黄雌鸡汤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黄雌鸡汤药方名称黄雌鸡汤处方小黄雌鸡1只(去头、足、翅、羽、肠胃,洗,切)当归15克(锉,微炒)白术15克 熟干地黄15克 桂心15克黄耆15克(锉)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腹痛。

  • 肝胃气痛散

    药方名称肝胃气痛散处方海螵蛸4两(漂净),人坎炁20条,上沉香1钱。制法先将坎炁剪碎,用蛤粉炒酥,与海螵蛸共研细末,沉香另研,和匀。功能主治肝胃气痛,呕吐酸水。用法用量每服3分,开水调服。摘录《全国中

  • 大胡连丸

    《医学入门》卷七:大胡连丸药方名称大胡连丸处方胡黄连银柴胡黄芩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熟地知母各30克人参白术川芎桔梗甘草地骨皮半夏秦艽各24克黄耆36克黄柏五味子各45克牛黄6克犀角6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