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耆止血汤

归耆止血汤

药方名称归耆止血汤

处方当归黄耆蒲黄(半生半炒)、香附、桂心、熟艾、白术地榆(炒黑)、黄芩(炒黑)、炙草、川芎

功能主治祛客寒,温经血。主妇人因感风冷,余经留滞血海,经行后己止5-6日,忽然暴崩。

各家论述是方耆、术以补气,芎、归以补血,蒲、芩、地榆皆黑以止血,香附、桂、艾温经散寒,炙草和中益气,崩下自止。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猜你喜欢

  • 灯苍丸

    药方名称灯苍丸处方半夏2两(姜制),硫黄1两,白善土1两。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大豆大。功能主治伏暑吐逆,头目痛,四肢厥冷,烦躁不解。用法用量每用1-2丸,儿小者服1丸,以针穿于灯上燎过,吐逆者,盐

  • 栀子大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栀子大黄汤药方名称栀子大黄汤处方栀子9克大黄3克枳实12克 豆豉10克功能主治治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卷

  • 黄连芍药方

    药方名称黄连芍药方处方黄连2钱半,芍药2钱半,黄芩2钱半,当归2钱半,槟榔2钱半,大黄2钱半,枳壳2钱半,川芎2钱半,栀子2钱半,连翘2钱半,甘草5分。功能主治脏腑燥结,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

  • 祛伤散

    药方名称祛伤散处方川断45克 全归6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 茄皮45克川芎15克牛膝30克肉桂9克草乌15克细辛12克乌药30克红花15克川乌15克甘草15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经络损伤。用法用

  • 解毒雄黄散

    《圣惠》卷六十八:解毒雄黄散药方名称解毒雄黄散处方雄黄1分(细研),芦根半两(锉),白蔹半两,大麻仁1分(微炒)。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毒箭所伤。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1日4-5服。

  • 九味柴胡汤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九味柴胡汤药方名称九味柴胡汤处方柴胡3克,炒黄芩3克,人参1.5克,炒山栀1.5克,半夏1.5克,龙胆草(炒焦)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清

  • 排脓散

    《外科发挥》卷四:排脓散药方名称排脓散别名四味排脓散(《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处方黄耆(盐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研,炒)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益气排脓。治肺痈吐脓,壅闷咳嗽,五心烦热。用法用

  • 消痞丸

    药方名称消痞丸处方黄连(去须,拣净,炒)18克黄芩(刮去黄色)18克姜黄白术各30克人参12克 炙甘草6克 缩砂仁9克枳实(麸炒黄色)15克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半夏(汤洗七次)12克 曲(炒黄色)6

  • 绛雪丹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绛雪丹药方名称绛雪丹处方丹砂(研)半两,焰消(研)1两。制法上各为细末,再同研,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阳毒,烦躁,吐血,衄血,渐生赤斑。用法用量每服1丸,沙糖水调化

  • 黄袍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黄袍散药方名称黄袍散处方薄荷30克黄柏甘草各9克黄连6克冰片不拘多少制法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口疳,口糜,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吹至患处。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嵩崖尊生》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