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建中汤

建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生姜芍药 干地黄甘草芎藭各15克大枣30枚

制法上药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渍一宿,明晨再以500毫升水合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芍药各6克 桂(去粗皮)人参当归(切,焙)各3克

制法上药五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下焦虚冷,不渴,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4克(劈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100毫升,去滓,下饧7.5克,搅令消,温服,一日三次。

若失精,加龙骨白薇各30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杏苑》卷七: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1钱5分,远志1钱5分,当归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芍5分,龙骨5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脾风传肾,小腹痛热,出白液,名曰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空心服。

摘录《杏苑》卷七

慎斋遗书》卷七: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前胡1钱,细辛1钱,当归1钱,白芍1钱,人参1钱,橘红1钱,桂心1钱,麦冬1钱,黄耆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半夏7分,生姜3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生气血,退虚热。主劳证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

用法用量不拘时服。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症因脉治》卷四: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桂枝饴糖甘草生姜白芍药。

功能主治风气腹痛,脉迟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防风;胸前饱闷,加砂仁木香以行甘甜之滞;有寒,加炮姜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幼幼集成》卷六: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柳杨桂、白芍药、当归身、炙黄耆、炙甘草

功能主治痘后阳虚自汗,醒着而出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医略六书》卷三十: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当归3钱,赤芍1钱半,肉桂1钱半。

功能主治产后血亏挟滞,营气不能布护,寒气得以伤之,直入冲任而恶寒汗出,发热不休。脉紧细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无汗,加炒黑荆芥;腹痛,加炒焦砂糖。

各家论述方中当归养营血以荣冲任,赤芍泻滞血以行血脉,肉桂温经暖血以散寒邪也。无汗加黑荆,为和血疏邪之用,腹痛加焦糖,乃去宿缓中之方。水煎温服,俾滞血化而新血生,则营卫调和而冲任之寒邪无不外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伤寒大白》卷二: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白芍药、桂枝甘草

功能主治阳虚眩晕;肝脾血分虚寒腹痛。

用法用量气虚,加人参白术;血虚,加当归黄耆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生姜5两,芍药5两,干地黄5两,甘草5两,芎?5两,大枣30个。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腹中悬急而有绝伤,外引四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渍1宿,明旦复以水5升合煮,取3升,分3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无生姜,酒渍干姜2两1宿用之。

摘录《千金》卷十九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胶饴半斤,黄耆3两,干姜3两,当归3两,大枣15个,附子1两,人参2两,半夏2两,橘皮2两,芍药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半,汤成下胶饴烊沸,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小建中为诸建中之母,本桂枝汤表药,藉胶饴之甘温入脾通津,大建中气,即伤寒荣气不足,尺脉不至,虚劳之腹痛里急,阳涩阴弦,咸可用为前导,温中而兼疏表气,扶阳而不碍阴虚,以桂枝达表,芍药安中,甘草和胃,大枣通脾,生姜散邪,胶饴资津,共襄建中之功也。加黄耆黄耆建中,则偏助卫气,以治下元亏损,梦中失精,烦热悸衄等病。此治五劳七伤,则于黄耆建中方内加当归,合内补建中,大补荣血,以附子易桂心,峻温肾气;以干姜生姜,专力温中;又加人参黄耆甘草,保合元神;更加半夏橘皮,开泄痰气,并行大枣、胶饴之滞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活幼心法》卷四: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人参2钱,蜜炙黄耆3钱,白术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大川芎8分,大附子(制)1钱,干姜(炒带黑色)1钱,肉桂1钱,炙甘草1钱,丁香5分。

功能主治真气外发而内虚寒,痘收时寒战咬牙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同煎。温服。1服立止,甚者不过2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四

《易简》: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腹痛泄泻,表虚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

妇人血痛、男子心腹痛,心腹疼痛甚者,加远志半两。

注意饮酒人不喜甘者,不宜服之。

各家论述医家心法》:此属肝虚不能生火,以致火不生土。故用芍药之酸,甘草之甘,此甲已化土也。再加肉桂,补肝之子,益土之母,以培其生化之源。

摘录《易简》

《扁鹊心书·神方》: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附子(炮)2两,白术(土炒)2两,芍药(酒炒)4两,甘草(炒)1两,干姜(炒)1两,草果(去壳,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发疟疾,脏胃虚弱,胸膈腹中饱闷痞块,两胁连心痛,四肢沉重,发热。泄泻,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热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锉)1两,远志(去心)1两,芍药1两,龙骨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拘急,脐下膨胀,两胁胀满,腰脊引痛,鼻口干燥,目视(目巟目巟),忽忽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饮食,茎中痛,小便赤黄而有余沥,夜梦失精,惊恐虚乏。

用法用量每用6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下饴糖少许,分温2服,空腹日午各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豆蔻(去皮)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炙香熟)1两,干姜(炮)1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宿食不消,胸膈痞满,心腹胀痛,阴阳不和,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方为末,入盐煎汤下,空心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

《圣惠》卷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心中悸而烦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茯苓2两,当归2两,黄耆3两,龙骨3两,麦门冬3两,大枣30个,芍药4两,附子1两,生地黄1斤,生姜6两,厚朴1两,饴糖8两。

功能主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子汤”。

咳者,加生姜1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用黄耆建中参入当归、参、附峻补元阳,兼培荣气,加门冬、地黄以滋津液,厚朴茯苓以泄滞气,龙骨以收耗散之精。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建中汤

药方名称建中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甘草(炙)2两,桂心3两,生姜6两,半夏5两(洗),大枣12个(擘),饴糖10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气。主肺虚损不足。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次服。

注意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猜你喜欢

  • 加皮露

    药方名称加皮露处方五加皮3两,熟干地黄3两,丹参3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3两,蛇床子3两,干姜3两,地骨皮2两,天门冬1两,钟乳石4两,白酒20斤,冰糖1斤8两。制法上锉细,生绢袋盛,浸酒内2宿后

  • 远志莲粉粥

    药方名称远志莲粉粥处方远志30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制法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煮一二沸。功能主治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用法用量

  • 代刀丸

    药方名称代刀丸处方白丁香3克蓖麻仁3克 生白砒0.9克制法共研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主一切肿毒,内脓已成。用法用量惧开刀者,用1粒放患顶,外以膏封之,次日即能破头。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槟榔鹤虱散

    药方名称槟榔鹤虱散处方当归8分,桔梗8分,芍药8分,橘皮8分,鹤虱8分,人参6分,桂心6分,槟榔10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虫心痛,无问冷热,蛔虫心痛。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煮姜枣汤调下,渐渐加至

  • 拔毒黄耆散

    药方名称拔毒黄耆散处方黄耆、大黄(酒浸,煨)、羌活(去芦)、甘草(炙)、当归(去芦)、芍药、白附子(炮)、黄岑、杏仁(去皮尖)、连翘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疮肿、便毒,大便秘涩者。

  • 补益煎

    药方名称补益煎处方生地黄4斤,生天门冬1斤,生藕1斤,生姜半斤,(以上4味锉碎,用生绢袋绞取汁),石斛(去根)1两,鹿茸(酥炙,去毛)1两,菟丝子(酒浸1宿,捣成片子,焙干)1两,牛膝(酒浸1宿,焙干

  • 消疬汤

    药方名称消疬汤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青皮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白芥子9克,香附9克,莪术9克,牡蛎15克,瓜蒌12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主肝郁痰结。(前列腺肥大)用法用量水煎

  • 加味贞元饮

    药方名称加味贞元饮处方当归身5钱(炒),熟地5钱,炙草1钱,党参5钱,乌梅5个(去核)。功能主治敛肝而兼敛肺。主产后荣血暴竭,卫气无依,孤阳上越,而致气喘。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 清心温胆汤

    药方名称清心温胆汤别名清心抑胆汤(《万病回春》卷四)。处方麦门冬(去心)2.4克川芎1.8克人参1.8克远志(去心)1.8克甘草1.2克当归(酒浸)白芍(酒浸)白术(去芦,炒)茯苓(去皮)陈皮3克半夏

  • 集宝疗痹膏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集宝疗痹膏药方名称集宝疗痹膏处方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当归红花羌活独活大黄桃仁各12克 山甲30克白芷15克肉桂30克麻油500克葱汁150毫升 姜汁150毫升松香500克 陀僧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