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葛汤

干葛汤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别名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处方白干葛枳壳(炒)半夏(制)茯苓生干地黄杏仁各15克黄芩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酒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黑豆100粒,生姜5片,白梅1个,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症因脉治》卷四: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干葛、知母石膏大黄枳壳

功能主治温热便结,发热自汗,汗出热仍不减,不恶寒而渴,或壮热唇焦,口渴引饮,谵语神昏,大便不通,脉尺寸洪数,为正阳阳明症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干葛2钱,枳实(麸炒)1钱,栀子仁1钱,豆豉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消瘅,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直指》卷二十三: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别名干葛散、葛根

处方白干葛半两,枳壳(炒)半两,半夏(制)半两,茯苓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杏仁半两,黄芩1分,甘草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酒痔。酒痢便血。

用法用量干葛散(《普济方》卷二一二)、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鸡峰》卷十八: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干葛3两,甘草3分,半夏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邪热蓄于胃中,胃中得热则气不清,气不清则阴阳浑,以致心下微烦,恶闻热物,得热即呕,时时喜渴,其脉虚数或细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竹茹枣许大,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石膏2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葛1两,川芎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

症因脉治》卷一: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别名葛根

处方干葛、桂枝麻黄白芍药、甘草

功能主治伤寒阳明经表证,目痛,鼻干,不眠,脉弦长。

用法用量里有热,加石膏;时寒时热,加柴胡;恶寒身痛,加羌活;头痛,加川芎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猜你喜欢

  • 当归益荣丸

    药方名称当归益荣丸处方当归2钱,川芎2钱,黄连1钱半,芦荟2钱2分,使君子肉1钱2分。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功能主治平素肌肥,痘后羸瘦,虽能饮食,亦不能发肌肤者。用法用量米饮送下。摘录《片玉痘疹》

  • 蓖麻饮

    药方名称蓖麻饮处方蓖麻子20枚(成熟者,去皮)。制法上细研。功能主治利小便。主大腹水肿。用法用量以水半盏,调匀,1服令尽,至日中当吐下水汁,若水不尽,3日后更服30枚,犹未尽者,更作。愈后节饮及减食,

  • 和气饮

    《嵩崖尊生》卷十四:和气饮药方名称和气饮处方当归6分,川芎6分,白芍6分,人参6分,苏梗6分,陈皮6分,腹皮6分,甘草3分,木香2分。功能主治妊娠心胃胀满。用法用量《胎产心法》本方用法:水煎服。摘录《

  • 参术调脾散

    药方名称参术调脾散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诃子肉8分,白芍8分,神曲8分,白扁豆8分,砂仁7分,苡仁7分,炙草4分,山楂1钱,豆蔻霜1钱,家莲子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疮虚泄。用法用量

  • 葛花散

    《肘后方》卷七:葛花散药方名称葛花散处方葛花小豆花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酒醉。用法用量每服2~3克。又时进葛根饮、枇杷叶饮,或先食盐1克,再饮酒亦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御药院

  • 柴胡通经汤

    药方名称柴胡通经汤处方柴胡连翘当归梢 生甘草黄芩牛蒡子 京三棱桔梗各0.6克黄连1.5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主小儿项侧有疮,坚而不溃,名日马刀,亦治瘰疬。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

  • 腻粉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腻粉膏药方名称腻粉膏处方猪脂(炼)六两,松脂半两,腻粉、胡粉、黄连(为末)、甘草(为末),各一两。炮制上件药,先以猪脂煎松脂,次入黄蜡二两,滤去渣,次下腻粉并四味,

  • 苍附五苓散

    药方名称苍附五苓散处方五苓散加附子、苍术。功能主治水停内寒。摘录《金鉴》卷三十八

  • 冷补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冷补丸药方名称冷补丸处方熟地黄(酒蒸,焙)生地黄(洗)天门冬(去心)川牛膝(去芦,酒浸)白芍药地骨皮(去木)白蒺藜(炒)麦门冬(去心)石斛(去根)元参磁石(火煅七次,细研,水飞)沉

  • 蛇犀散

    药方名称蛇犀散别名白花蛇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处方白花蛇肉(酒浸,焙)120克犀角(镑)30克 青橘皮(去白,焙)15克牵牛子45克(30克炒熟,15克生用)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