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七香圆

小七香圆

药方名称小七香圆

处方甘松(炒)八十两,益智仁(炒)六十两,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甘草(炒),各一百二十两。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末,水浸蒸饼为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能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吐酒,呕逆咽酸,气膈食噎,饮食不下,冷涎翻胃,腹胀脾疼,远年茶酒食积,眼脸俱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

妇人脾血气,小儿疳气,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姜汤、熟水任下。

或气胀满,磨乌药水煎汤下。

或酒食过度,头眩恶心,胸膈满闷,先嚼二十圆,后吞二十圆,生姜紫苏汤下。

备注此药性温平,不动脏腑。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毒腐散

    药方名称毒腐散处方砒霜蟾酥各3克巴豆(去油)白丁香轻粉各1.5克麝香大蜘蛛蛇含草 石雄黄各1.2克糯米9克(青黛小浸)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连珠瘰疬。用法用量用黄蜡、松脂、香油调敷。摘录《济众新编》

  • 归荆散

    药方名称归荆散处方当归、荆芥穗、川升麻、川郁金、细辛、白芷、荜茇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齿痛。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揩痛处,良久盐汤灌漱。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 柴葛芩连汤

    药方名称柴葛芩连汤处方柴胡干葛黄芩川连功能主治主外感中热腹泻,热邪在表,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大而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

    药方名称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处方南星(姜煮)4两,大半夏(姜矾煮)4两,陈皮4两,苍术(泔浸,炒)4两,白术(炒)4两,芍药(炒)4两,香附米(童便浸,炒)3两,栀子(炒)3两,栝楼仁(炒)3两,茯苓3

  • 红蔻散

    药方名称红蔻散处方红蔻1钱5分,苍术1钱5分,羌活1钱5分,陈皮1钱5分,厚朴1钱5分,槟榔1钱5分,枳壳1钱5分,香附1钱5分,姜皮1钱,白术1钱,砂仁1钱,甘草8分,玄明粉2钱,酒军2钱,乌药1钱

  • 独圣丹

    药方名称独圣丹处方丝瓜(老者,近蒂取)3寸。制法于砂瓶内固济,桑柴火烧存性,为末,以如数配砂糖捣成饼。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用法用量时时与吃。尽为佳。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 厚朴六合汤

    药方名称厚朴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厚朴(姜制)1两,枳实(麸炒)半两。功能主治虚劳气弱,咳嗽喘满;妊娠伤寒汗下后,虚痞胀满者。摘录《元戎》

  • 款花膏

    药方名称款花膏处方款花、茯苓、杏仁、桑白皮、五味、贝母、紫菀、乌梅各等分。制法将乌梅蒸过,杵烂去仁,余药为末,与乌梅和匀,晒干,再共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痰嗽久不止。用法用量姜汤磨服。摘录

  • 大黄当归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当归散药方名称大黄当归散处方大黄(酒蒸)黄芩(酒炒)各30克红花6克苏木屑当归栀子(酒炒)木贼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渐生翳膜。用法用量每服12

  • 地龙浸液

    药方名称地龙浸液处方活蚯蚓。制法洗净,放入白糖内,即化为液体。功能主治带状疱疹。用法用量外涂。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