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对金饮子

对金饮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金饮子

药方名称对金饮子

处方厚朴(去皮.姜汁炙)、苍术(米泔浸一宿)、甘草(炙),各二两。陈皮(去白.炒令黄色)半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诸疾无不愈者。常服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自然荣卫调畅,寒暑不侵。此药疗四时伤寒,极有功效。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空心,以水一盏,姜钱二片,如茶法煎取八分,馀滓重煎两度服食。

瘟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五枚、豉三十粒同煎,服数剂汗出得安。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厚盖衣服取汗立愈。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肢节酸疼,如柴胡去芦头同煎。痰嗽发疟,加姜制半夏煎。本脏气痛,加茴香煎。水气肿满,加桑白皮煎。妇人赤白带下,加黄煎。酒伤,加丁香。食伤,加高良姜

四时泄泻,加肉豆蔻。风疾,加荆芥穗。腿膝冷疼,加牛膝。浑身拘急及虚壅,加地骨皮。腿痹,加菟丝子。白痢,加吴芙萸。赤痢,加黄连。头风,加?说C转筋霍乱,加楠木皮。已上助使,止加一铢。此药不问老少,胎前产後,五劳七伤,六极八邪,耳鸣眼昏,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妇人宫藏久冷,月水不调,若能每日空心一服,即出颜容,丰肌体,调三焦,壮筋骨,祛冷气,快心胸,神效莫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卫生宝鉴》卷十六:对金饮子

药方名称对金饮子

处方平胃散15克 五苓散7.5克 草豆蔻(面裹煨)15克

制法上药相合和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寒湿侵脾,致成濡泄,大便泄泻如水,腹不痛,身重,脉濡细,苔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六

《赤水玄珠》卷二:对金饮子

药方名称对金饮子

处方苍术30克厚朴10克陈皮30克甘草20克 桑白皮(炒)30克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利水退肿。主脾胃受湿,腹胀,大便泄泻,米谷不化,饮食不进,身体沉重,肢节酸疼,皮肤微肿者。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

《准绳,类方》卷三引张子和方:对金饮子

药方名称对金饮子

处方陈皮8两(焙制),苍术4两(焙),人参1两,厚朴4两(姜炒),甘草(炙)3两,黄芩2两半(去皮心,黑灰),黄耆1两。

功能主治反胃。

用法用量先服承气汤、夜服四生丸。如已效,进食不格拒,方用对金饮子。然初病作,且于呕吐胃热类内选用清利之药,审其虚实重轻,方用前药更佳。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引张子和方

玉机微义》卷十二:对金饮子

药方名称对金饮子

处方平胃散1两,桑白皮(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受湿,腹胀,米谷不化,饮食不进,身体沉重,肢节酸疼,皮肤微肿。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二

《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对金饮子

药方名称对金饮子

别名节金饮子

处方厚朴(去皮、姜汁炙)2两,苍术(米泔浸1宿)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炒令黄色)半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常服调三焦,壮筋骨,祛冷气,快胸膈。主四时伤寒,及五劳七伤,耳鸣眼昏,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妇人宫脏久冷,月水不调。寒热疟疾,愈后调理脾胃。

用法用量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袖珍》本方用法:加大枣一个,同煎。

瘟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5枚,豉30粒同煎,服数剂汗出得安。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厚盖衣服,取汗立愈;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肢节酸疼,加柴胡(去芦头)同煎;痰嗽发疟,加姜制半夏煎;本脏气痛,加茴香煎;水气肿满,加桑白皮煎;妇人赤白带下,加黄耆煎;酒伤,加丁香;食伤,加高良姜;四时泄泻,加肉豆蔻;风疾,加荆芥穗;腿膝冷疼,加牛膝;浑身拘急及虚壅,加地骨皮;腿痹,加菟丝子;白痢,加吴茱萸;赤痢,加黄连;头风,加藁本;转筋霍乱,加楠木皮。

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复方红花苏木酒

    药方名称复方红花苏木酒处方两背针(皮)2.5kg 50%食用乙醇7500ml苏木2.5kg红花500g高粱酒75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食用乙醇、高粱酒浸泡,密封; 15天后开启,

  • 补胎饮

    药方名称补胎饮处方当归、川芎、黄连、白芍、熟地、人参、黄耆、白术、黄芩、香附、陈皮、甘草。功能主治子鸣。各家论述是方四物养血安胎,参、耆、术、草大补元气,佐附、陈行胸滞膈闷,少加芩、连以清上、中二焦虚

  • 痂完余毒汤

    药方名称痂完余毒汤处方黄连、黄芩、栀子(炒)、白芍、牛蒡子、北柴胡、玄参、木通、连翘、薄荷、地皮、云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痘后热毒不除,口动如食物状。用法用量方中除柴胡外,诸药用量原缺。摘录《痘疹会通》

  • 丝瓜散

    《普济方》卷三十八:丝瓜散药方名称丝瓜散处方干丝瓜1个(连皮,烧作灰存性)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腥秽者。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用酒调服。一方煨食之,亦愈。摘录《普济方

  • 椒附白通汤

    药方名称椒附白通汤处方生附子(炒黑)3钱,川椒(炒黑)2钱,淡干姜2钱,葱白3茎,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功能主治齐通三焦之阳,急驱浊阴。主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

  • 豆蔻香连圆

    药方名称豆蔻香连圆处方黄连(去须.微炒)三分,肉豆蔻仁二枚,丁香一分,木香、诃黎勒(炮.去核),各半两。炮制上捣罗为末,以粟米粥和圆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赤白痢

  • 炉峰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二:炉峰散药方名称炉峰散处方炉甘石(绿者,十分细)30克 大南星半夏(生)各15克五倍子赤小豆片姜黄直僵蚕贝母白及各12克乳香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用法用量未破者

  • 解炽发醒头膏

    药方名称解炽发醒头膏处方荆芥穗2钱,香油半两,柏子油少许。制法先以荆芥入油煎焦,再加柏油少许。功能主治梳发自开。主用法用量擦发,顷时梳之自开。摘录《医统》卷六十六

  • 地下明珠

    药方名称地下明珠处方地下明珠(又名茅膏菜)球根1~4粒。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均获一定效果。用法用量压碎捻成丸(或用茅膏菜全草晒干研末,用水调和,做成黄豆大小的丸子),贴

  • 加味白丸子

    药方名称加味白丸子处方南星半两(细切,以白矾汤泡,晒干,或生姜汁制),白附子2两(姜制),半夏(汤泡)半两(生姜汁制)。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小儿风痰壅盛。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