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喘丸

定喘丸

金匮翼》卷七:定喘丸

药方名称定喘丸

处方人参2钱半,南星2钱,半夏2钱,苦葶苈5钱。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虚人痰多咳嗽,胸满气逆,行坐无时,连年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生姜汤送下,亦可渐加。

摘录金匮翼》卷七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定喘丸

药方名称定喘丸

处方苏梗12两,白芥子(炒)12两,苏子(炒)12两,桑皮15两,苏叶12两,百合9两,杏仁(去皮,炒)18两,莱菔子(炒)2两,橘皮18两,天冬4两,川贝母15两,知母6两,法半夏6两,紫菀4两,麦冬8两,生地3两,冬花4两,白术(炒)10两,当归6两,首乌(炙)4两,阿胶(炒珠)32两,茯苓10两,黄耆16两。

制法上为细末,每20两兑龙涎香3分,用梨膏为丸,重1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理肺补气,止嗽定喘。主肺虚气亏,劳伤久嗽,喘咳痰盛,春秋举发。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普济方》卷三八七:定喘丸

药方名称定喘丸

处方麻黄(去节)3分,杏仁(去皮尖,炒)半钱,甘草猪胆10个炙)3钱,栀子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喘。

用法用量白皮汤吞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猜你喜欢

  • 椒黄丸

    药方名称椒黄丸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熟干地黄(洗,切,焙)3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内外翳膜遮障,碜涩疼痛,羞明怕日,胬肉攀睛,及冷热泪。用法用量每服20丸

  • 坎离丸

    《摄生众妙方》卷二:坎离丸药方名称坎离丸别名后坎离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当归(全用好酒浸洗三日,晒干,锉碎)白芍药(温水洗,锉碎,用好酒浸一日,晒干,炒赤)川芎(大者,小者不用,清水洗净,锉碎)

  • 消痔丸

    药方名称消痔丸处方生地120克(水洗)片芩45克金银花枳壳(麸炒)秦艽各30克防风大黄(九制)当归苍术(米泔浸,炒)地龙槐花(炒)赤芍各60克制法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治痔疮痔漏

  • 麦疥速愈汤

    药方名称麦疥速愈汤处方银花10克菊花10克 公英18克地丁10克 生地6克 元参6克赤芍6克 丹皮10克竹叶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麦疥(麦收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外

  • 春冰散

    《御药院方》卷九:春冰散药方名称春冰散处方大黄(生)30克 盆消60克薄荷甘草(微炒)各9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脾肺积热,咽喉赤肿疼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新水150毫升调服,入蜜少许亦可。

  • 甘蔗生姜汁

    药方名称甘蔗生姜汁处方甘蔗汁100克生姜汁10克制法将甘蔗汁、生姜汁混合,隔水烫温。功能主治清热和胃,润燥生津,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胃虚呕吐者。用法用量每次服30克,每日3次。摘录《民间方》

  • 半夏汤散

    药方名称半夏汤散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胸痹,气噎塞痛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

  • 鹿茸内补丸

    药方名称鹿茸内补丸处方鹿茸、菟丝子、蒺藜、紫菀、肉苁蓉、官桂、黑附子(炮)、阳起石、黄耆、蛇床子、桑螵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劳伤思想,阴阳气虚,遗精,白淫。用法用量每服

  • 苦散

    药方名称苦散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制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

  • 槟榔粥

    药方名称槟榔粥处方槟榔1枚(熟水磨令尽),生姜汁半两,蜜半合,粳米2合。功能主治脚气喘闷,大肠壅涩。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半,先将米煮粥,欲熟,次下槟榔汁等,更煮令熟,空心顿服。摘录《圣惠》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