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太一丹

太一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星(炮)、乌蛇(酒炙.取肉),各三钱;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半两;干蝎(微炒)一钱半,白附子(炮)三钱半,白僵蚕(去丝.嘴.炒)四钱。

已上为细末,以水一升,调浸三日,以寒食面一斗拌匀,踏作僸,须六月六日,以楮叶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纸袋盛,挂当风,十四日可用,每僸末一两,入下项药:

琥珀(研)一钱,辰砂(研飞)六钱,雄黄(研飞)三钱,甘草(炙.为末)半钱。

上合研匀,炼蜜和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惊,潮发搐搦,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及一切虚风,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水化下,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垦(炮)乌蛇(酒炙,取肉)各9克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15克 干蝎(微炒)4.5克 白附子(炮)10克 白僵蚕(去丝、嘴,炒)12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水600毫升,调浸三日,以寒食面7.5千克拌匀,踏作曲。须六月六日,以楮叶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纸袋盛,挂当风,十四日可用。每曲末30克,入琥珀(研)3克、辰砂(研飞)18克、雄黄(研飞)9克、甘草(炙为末)1.5克,令研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惊痫,潮发搐搦,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水化,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杨氏家藏方》卷三: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星120克(锉,炒赤,勿令焦)石膏120克 干葛(取粉)105克前胡60克川芎6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白附子(炮)防风(去芦头)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糊和为丸,每两作10丸,阴干。

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肢节烦痛,憎寒壮热,或发热恶寒,似瘴非瘴,烦躁迷闷,面色红赤,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用葱白薄荷茶送下,不拘时候。服之微汗出,立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沉香交泰丸

    药方名称沉香交泰丸处方沉香3钱,白术3钱,陈皮(去白)3钱,枳实(麸炒,去瓤)2钱,吴茱萸(汤洗)2钱,白茯苓(去皮)2钱,泽泻2钱,当归(洗)2钱,木香2钱,青皮(去白)2钱,大黄(酒浸)1两,厚朴

  • 活血止痛饮

    药方名称活血止痛饮处方归身1钱,生地、青皮、门冬、羌活、川断、红花、苏木1钱,陈皮7分,防风7分,枳实7分,甘草3分,川芎、白芍8分,加皮1钱,乳香1钱,没药1钱。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用法用

  • 二紫蒲公汤

    《洞天奥旨》卷八:二紫蒲公汤药方名称二紫蒲公汤处方茯苓9克 薏仁30克 紫花地丁15克牛膝9克蒲公英15克 贝母6克 紫背天葵9克当归15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主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

  • 加味三黄丸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三黄丸药方名称加味三黄丸别名加味三补丸处方黄芩2两(去朽,酒炒),黄连6钱(去毛,姜炒),黄柏1两5钱(去皮,童便炒),香附2两(米醋浸透,炒),苍术1两5钱(米泔浸透,搓去黑皮

  • 加味参苏饮

    《痘疹金镜录》卷一:加味参苏饮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处方人参、紫苏、柴胡、陈皮、甘草、枳壳、前胡、白芷、半夏、桔梗、干葛、茯苓、青皮。功能主治寻常外感并痧疹前后。用法用量加生姜、葱,水煎服。本方用参,亦当

  • 冰炭散

    药方名称冰炭散处方栀子仁白芷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鼻血不止。用法用量吹鼻中。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广福延龄丹

    药方名称广福延龄丹处方丹砂2两(研如粉),雄黄2两(研如粉),人参2两,白茯苓2两(去黑皮),白术4两,乳香4两(研细)。制法上为末,和匀,入银器中,用蜜和如稀膏,以油单封口,又以水和白面,裹器物外,

  • 射干麻黄汤

    药方名称射干麻黄汤处方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3克大枣7枚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先

  • 厥症返魂丹

    药方名称厥症返魂丹处方真麝香2钱5分,生玳瑁2钱5分,雄黄精2钱5分,飞辰砂2钱5分。制法上药同研如粉,于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厥证。用法用量每服5丸。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参附耆蛎汤

    药方名称参附耆蛎汤处方人参、黄耆、附子、牡蛎各等分。功能主治产后绝汗如雨,手足清冷者。用法用量上作大剂。以水2合,煮取1合,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