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饮子

大黄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处方大黄45克(锉碎,微炒)栀子仁23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芩30克 川朴消45克甘草1 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都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主时气五日,大热,三部脉悉洪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四: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别名大黄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知母3分,石膏1两(捣碎),栀子仁半两,前胡1分(去芦头),黄芩1两,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拌令匀。

功能主治妊娠热病6-7日,热入腹,大小便秘涩,烦热。

用法用量大黄饮(《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五十八: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栀子仁1两,川升麻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黄芩1两,生地黄2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身有大热,热毒流于四肢,骨节急痛不可忍,腹中烦满,大便涩难。

用法用量《医统》有乌梅一个,无枳实,有枳壳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十五: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处方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栀子仁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川朴消1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时气5日,大热,三部脉悉洪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八味丸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八味丸药方名称八味丸处方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

  • 桂枝姜砂汤

    药方名称桂枝姜砂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3钱(炙),砂仁1钱(炒,研),干姜3钱。功能主治气臌。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林,入砂仁略煎,去滓,入西瓜浆1汤匙,温服。膀胱湿热,小便红涩

  • 六成汤

    《温疫论》卷一:六成汤药方名称六成汤处方当归4.5克白芍3克地黄15克天门冬3克肉苁蓉9克麦门冬3克功能主治治温疫愈后,阴亏血虚,大便数日不行,别无他症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疫论》卷一《温疫论》

  • 防风通圣丸

    药方名称防风通圣丸处方防风50g荆芥穗25g薄荷50g麻黄50g大黄50g芒硝50g栀子25g滑石300g桔梗100g石膏100g川芎50g当归50g白芍50g黄芩100g连翘50g甘草200g白术(

  • 二冬二皮汤

    药方名称二冬二皮汤处方麦冬2两,天冬2两,地骨皮2两,丹皮2两。功能主治滋水泻火。主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卒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喎斜。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

  • 当归大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大黄丸处方当归、大黄。功能主治燥伤血分,下痢赤积,腹中作痛。用法用量应急下者,合天水散;应缓下者,合戊已汤。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杏仁宣郁汤

    药方名称杏仁宣郁汤处方苦杏仁6克 广郁金6克滑石9克黄芩4.5克半夏3克橘红3克栝楼皮4.5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宜气开郁。治伏暑在上焦,内迫气分,舌白烦渴,心中胀闷,小便短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暑

  • 冠心灵

    药方名称冠心灵处方红花、川芎、栝楼、细辛、荜茇。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摘录《古今名方》引北京冠心病防治组方

  • 感亭丸

    药方名称感亭丸处方槐花20钱,熏陆(纳土器上,微火消烁焦之而入槐花调和)20钱,枣肉(炒为末)20钱,胡桃仁20钱,轻粉5钱。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功能主治梅毒。用法用量每服1分,兼用土茯苓5钱,萎蕤3

  • 非时饮子

    药方名称非时饮子处方人参、黄耆、赤茯苓、白术、麦门冬、白扁豆、蒺藜、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初先头痛壮热,继而发热不解,五心烦热,不得睡,发渴,吃汤饮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