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茯苓,各三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膈间有寒痰。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金匮要略》卷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9克(洗,完用)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功能主治补中降逆。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2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500毫升,温服200毫升,余份再服。

备注方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虚益胃,白蜜甘润缓中。三药合用,共奏补中降逆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9克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白术3克生姜9克

制法上五味,叹咀。

功能主治主胃反不能受食,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得效》卷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陈皮茯苓桔梗槟榔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水胀。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六

《鸡峰》卷五: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5两,大黄5两,吴茱萸1两,朴消1两,桂1两,牡丹3两,柴胡3两,干姜3两,细辛3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天行病,7日以上,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饮食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异语,其脉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金匮》卷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2升(洗,完用),人参3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脾阴不濡,胃虚气逆,朝食暮吐;膈间痰饮,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和蜜扬之240遍,煮药取2升半,温服1升,余分再服。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款,为胃脘痛;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水扬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2.《金匮要略心典》: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

3.《古方选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因湿动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为朝食暮吐。朝暮者,厥阴肝气尽于戌,旺于丑也,宿谷藉肝气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温利窍除寒,人参扶胃正气,佐以白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缓之,俾半夏人参之性下行不速,自可斡旋胃气,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气僭升也乎?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反胃即脾阴不濡,胃气独逆,今之膈食病足矣,或粪如羊屎,或吐后微带血水。用半夏降冲逆,即是降胃,用参、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则肠润谷下。

临床应用噎膈:邑宰张孟端夫人,忧怒之余,得食则噎,胸中隐隐痛。余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竹沥。长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若泥半夏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其能愈平?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予也。

摘录《金匮》卷中

《千金》卷十八: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白术3两,生姜8两,茯苓2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2两,附子2两。

功能主治痰冷澼饮,胸膈中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大半夏汤但用半夏人参甘草三味,水、蜜和煎以治胃反呕吐。此用参附、术附、桂附,合苓桂术甘汤,仍用《金匮》三味以治冷痰饮澼,故不用水、蜜和煎,而用生姜以涤痰气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千金》卷十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3升,人参2两,白蜜1升,白术1升,生姜3两。

功能主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1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大半夏汤本治胃反呕逆,取人参半夏之祛痰,白蜜滋半夏之辛燥,《千金》加白术生姜,不但佐参、半之祛痰,且善行白蜜之滞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千金》卷十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大枣20枚,甘草2两,附子2两,当归2两,人参2两,厚朴2两,桂心5两,生姜8两,茯苓2两,枳实2两,蜀椒200粒。

功能主治下气。主中虚胃冷胀满。肝气不平,胜克于脾,脾郁不行,结聚涎沫,闭于脏气,腑气不舒,胃中胀满,其脉弦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治胃反呕逆大半夏汤,止人参半夏、白蜜三味。此以胃虚腹满,故去白蜜之腻滞,加椒、姜、附子以散寒结,枳实厚朴以泄腹满,当归茯苓以和血气,生姜大枣以和荣卫,甘草代白蜜之和脾,并和椒、姜、附子之烈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御药院方》卷五: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别名橘皮

处方半夏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陈皮2钱半。

功能主治痰饮及脾胃不和。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

用法用量橘皮汤(《痘疹心法》卷十一)。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洗),白术2两,茯苓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2两,橘皮2两,生姜8两,桂心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肉极虚寒则脾咳,其状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脾痹,四肢怠惰,发咳。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4服。

注意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鸡峰》卷十二: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3升,人参2两,白蜜1升,泉水2斗,生姜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反胃不受食,食己即吐。

用法用量和水、蜜扬之200-300下,煮取1升半,分4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外台》卷八引《集验方》: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人参1两,茯苓4两,青竹茹5两,大黄6两,橘皮3两,干姜3两,泽泻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用泉水、东流水尤佳),煮取3升,服7合,日3夜1。

已利,去大黄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大酢。

摘录《外台》卷八引《集验方

《医统》卷十四: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2钱,茯苓2钱,生姜2钱。

功能主治伤寒痰证。

用法用量水2盏,煎1盏,临卧服。

摘录《医统》卷十四

《鸡峰》卷十八: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5两,白术5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宿寒在胃,胃寒则不能运化水谷,胃属土而恶湿,以致心中温温欲呕,恶闻饮食,有时吞酸、其脉关上小弦而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3盏,煎至1盏,去滓,加白蜜皂子大,停少时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猜你喜欢

  • 金竹衣麦门冬汤

    药方名称金竹衣麦门冬汤处方金竹衣(取竹内衣膜,鲜者)1钱,竹茹弹子大1丸(即金竹青皮也,割取之),竹沥(即取金竹者)、麦冬2钱,甘草5分,橘红5分,茯苓1钱,桔梗1钱,杏仁7枚(去皮尖,研)。功能主治

  • 附子鹿茸煎

    药方名称附子鹿茸煎处方鹿茸2两,破故纸2两,山药2两,桂1两半,附子1两,牛膝1两,泽泻1两,熟地黄1两,山茱萸1两,茯神1两,巴戟1两,赤石脂1两,苁蓉4两,五味子半两,菟丝子3两,杜仲3两,麝香1

  • 赤石脂面

    药方名称赤石脂面处方赤石脂半两(细研),云母粉半两,面5两。功能主治冷痢不止。用法用量上药以水拌和,切作条子,熟煮,分2服食之,着盐、醋、椒、葱亦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谷精散

    《治疹全书》卷下:谷精散药方名称谷精散处方谷精草1两,夜明砂(淘净)1两,蛤粉1两(一方加小青皮,一方加黑豆皮)。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疹后翳膜遮睛,全不见者。用法用量用猪肝1片,重1两,切开,入药于

  • 鸱鸮膏

    药方名称鸱鸮膏处方鸱鸮1个,穿山甲1两2钱(生),桂枝5钱5分,白芷1钱5分,木贼草3钱5分,山萸肉1两,郁金5钱,赤苓5钱,赤芍6钱,当归1两,云苓5钱,南红花5钱,白芍6钱,全蝎10条,麻黄3钱5

  • 归芍天地煎

    药方名称归芍天地煎处方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 丹皮 山栀功能主治治房劳精竭,肾火刑金,咳嗽吐血者。用法用量玄武胶收厚膏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宽筋丸

    药方名称宽筋丸处方防风1两,荆芥1两,麻黄(连节,去根)1两,干木瓜1两,独活1两,牛膝半两(上药锉碎,用好酒浸2宿,漉出,焙干为末),草乌头2两,黑豆1两(上2味用水5碗,煮令干,去黑豆,薄切乌头焙

  • 百草霜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百草霜散药方名称百草霜散处方百草霜食盐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舌忽肿硬,心胸闷塞。用法用量上药研和,用井华水调涂舌上。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朱氏集验方》卷十:百草霜散药方名称百草霜散处方

  • 霜叶红

    药方名称霜叶红处方川文蛤(捣碎)香油250克功能主治发背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将文蛤入油内炸之,现色时取出,贴子疮口,七日去之。摘录《外科十三方考·补编》

  • 两舒散

    药方名称两舒散处方白芍5钱,柴胡1钱,茯苓3钱,陈皮5分,甘草5分,车前子1钱,六曲5分。功能主治肝郁克脾,吞酸,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