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中汤

和中汤

《家庭治病新书》: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芍1钱5分,厚朴1钱5分,枳壳1钱5分,藿香1钱5分,青皮1钱,砂仁8分,广木香8分,生甘草6分,干姜6分,黄连6分。

功能主治痢疾,不甚实甚虚,不偏寒偏热,不问赤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揣摩有得集》: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扁豆1钱半(炒),云苓1钱,白芍1钱(炒),青皮5分(炒),蔻米5分(炒),谷芽1钱(炒),神曲1钱(炒),滑石3分,白术1钱(炒),生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受伤,内有积滞,小便不利,身体发烧,肚腹按硬而兼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准绳·幼科》卷五: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别名和中散

处方人参5分,茯苓5分,甘草5分,白术8分,半夏8分,陈皮1钱,藿香1钱,砂仁1钱。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虚吐不止。

用法用量和中散(《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幼科证治大全》: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青皮厚朴枳壳、芍药、藿香白术苍术砂仁

功能主治小儿伤于饮食湿面之物,患泄痢,稍后重,赤白相交,一身无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

《治痘全书》卷十三: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理中汤加茯苓陈皮半夏、蔻香、砂仁

功能主治痘疮,饮水而腹痛,虚呕不止。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活幼心法》卷七: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术(米泔水浸,炒)8分,白芍(酒炒)6分,当归身7分,陈皮5分,甘草6分,熟半夏6分,柴胡6分,防风6分,白茯苓7分,干葛8分,牡丹皮5分,桔梗7分。

功能主治微表,和中安胃。主痧痘,大吐大泻而后见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2个,水2钟,煎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七

《杏苑》卷六: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橘红1钱5分,半夏1钱,茯苓1钱,神曲1钱,香附1钱,甘草5分,青皮5分,缩砂仁7枚,草豆蔻5分。

功能主治因气感饮食,时作胃腹疼痛;或胃脘当心痛,按之不得,属实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3片,水煎熟,食前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片玉痘疹》卷十二: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当归枳壳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痘后患痢,用黄连解毒汤后,脓血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回春》卷四: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当归身(酒洗)、白芍(酒炒)、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黄连(有红多者加)、黄芩(炒)、甘草木香少许。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虚劳,赤白痢疾,或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温服。如久不止,更兼服实肠散。

红痢,加阿胶(炒);白痢,加干姜(炒黑)。

摘录《回春》卷四

《嵩崖尊生》卷九: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术2钱,厚朴2钱,陈皮1钱半,半夏1钱半,枳壳5分,炙草4分,砂仁4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恶食,胸实痞,有积者。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胎产心法》卷下: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1钱,当归1钱,茯苓1钱,白术1钱5分(土炒),扁豆2钱,丁香3分,藿香3分,陈皮3分,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产后7日内,曾服生化汤3-4帖,血块不痛,呕不纳谷。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呕吐止,去丁香;受寒,加吴萸1分。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鸡峰》卷二十五: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术4两,橘皮(黄者),厚朴2两半,人参茯苓甘草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适阴阳,通流荣卫,养脾胃,进饮食。主胁肋胀满,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煎至7分,空心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冷,吐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同煎至3分,去滓,带热服,至夜可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医统》卷二十四: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5分,黄连1钱半(姜炒),大枣2枚。

功能主治虚火嘈杂。

用法用量上加粳米1撮,以水1盏半,煎至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 恶实根涂敷方

    药方名称恶实根涂敷方处方恶实根末4两,猪脂3两。功能主治反花疮并积年诸疮不愈者。用法用量上调和如糊,涂疮上,一日3-4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凉膈白虎汤

    药方名称凉膈白虎汤处方凉膈散合白虎汤。功能主治上焦积热,肺胀而咳,胸高上气而渴。火热刑金作喘;胃热口干舌燥作渴,面赤唇红。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七

  • 除风导赤散

    药方名称除风导赤散处方茅根9g,木通1.5g,地肤子3g,荆芥1.5g,甘草3g。功能主治清心胃,除湿热,祛风止痒。主眦帷赤烂(眦部睑缘炎)。以两眦部睑弦及皮肤溃烂为特征,往往浸渍两眦引起血轮发红,自

  • 鹅掌风浸泡方

    药方名称鹅掌风浸泡方处方大枫子肉9克花椒9克皂荚15克土槿皮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矾12克 鲜凤仙花9克 米醋1千克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鹅掌风,手足癣。用法用量将药浸入米醋内二十四小时,煎沸待

  • 白附汤

    药方名称白附汤处方全蝎5分,白附1钱,南星1钱,半夏1钱,旋覆花1钱,菊花1钱,天麻1钱,川芎1钱,橘红1钱,僵蚕1钱,生姜1钱。功能主治风痰,头晕痛。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纯阳青蛾丹

    药方名称纯阳青蛾丹处方青鱼胆不拘多少。制法上药以生石膏和匀,须干湿得宜,阴干为末,每两加梅片1钱,共研匀,瓷瓶收固。功能主治双单乳蛾,喉闭。用法用量遇证吹之,立即开关。陈者更妙,勿泄药气。摘录《急救经

  • 补气升阳和中汤

    药方名称补气升阳和中汤处方生甘草1钱,酒黄柏1钱,白茯苓1钱,泽泻1钱,升麻1钱,柴胡1钱,苍术1钱5分,草豆蔻仁1钱5分,橘皮2钱,当归身2钱,白术2钱,白芍药3钱,人参3钱,佛耳草4钱,炙甘草4钱

  • 桂沉浆

    药方名称桂沉浆处方紫苏叶1两(锉),沉香3钱(锉),乌梅1两(取肉),砂糖6两。功能主治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主用法用量用水5-6碗,熬至3碗,滤去滓,入桂浆1升,合和作浆。饮之。摘录《饮膳正要》

  • 皂刺大黄汤

    药方名称皂刺大黄汤处方皂刺 生川大黄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脏毒便血初起,肛门肿痛者。用法用量用水、酒煎服。量小儿年岁大小,体质虚实,增减用量。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 二十四制清宁丸

    药方名称二十四制清宁丸处方锦纹大黄(酒拌,蒸3日,晒干)、鲜桑叶、鲜侧柏叶、鲜桃叶、鲜槐树叶。功能主治脏腑积热,湿热秽毒,眼目赤肿,郁热头痛,咽痛牙痛,口鼻热疮,食积腹痛,湿热黄疸,痢疾初起,里急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