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双黄连颗粒

双黄连颗粒

药方名称双黄连颗粒

处方金银花1500g黄芩1500g连翘3000g

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气微,味苦,微甜。

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用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80℃测),于80℃时加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2(60~65℃)的清膏,减压干燥,与黄芩提取物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等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或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1.0~1.5g;6个月至一岁,一次1.5~2.0g;一岁至三岁,一次2.0~2.5g,三岁以上儿童酌量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鸡舌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张涣方:鸡舌散药方名称鸡舌散处方鸡舌香1两,木香1两,沉香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海藻(洗去咸味)半两,大黄(炮)半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疽疮。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

  • 救阳汤

    药方名称救阳汤处方川乌头4两,干姜4两(捣碎,同炒转色)。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微阴性,风寒侵袭,真气暴衰,形寒脉结,神识不明,心胸痰满,呕逆清涎,头目昏眩不觉,倦卧,自汗不止,饮食不入,下利频并,

  • 大贯众平胃散

    药方名称大贯众平胃散处方贯众、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虫,痛痒不定。用法用量每服2钱,熟煮猪肝拌药末,入阴户内。数日愈。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龙胶

    药方名称龙胶处方阿胶(炒)1两,蛤粉1两,辰砂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吐血。用法用量藕节捣汁,和蜜调下。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 柴胡后生汤

    药方名称柴胡后生汤处方羌活、独活、柴胡、白茯苓、桔梗、五味、黄芩、薄荷、藁本、甘草、白芷、川芎、芍药、蔓荆。功能主治眼劳役及珠陷。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麻黄解毒汤

    药方名称麻黄解毒汤处方麻黄、升麻、防风、酒芍、酒柏、玄参、甘草、牛蒡、人参、石膏、木通、连翘。功能主治痘疮,痘紫黑陷。用法用量《种痘新书》有黄芩,无酒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 参苏温肺汤

    药方名称参苏温肺汤处方人参半两,紫苏叶半两,甘草半两,肉桂4钱,五味子4钱,木香4钱,陈皮(去白)6钱,白术6钱,半夏(姜制)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桑白皮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补肺散寒。主形

  • 回生丸

    《圣济总录》卷一○○:回生丸药方名称回生丸别名回生丹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0枚,雄黄(水飞,研)半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阴干。功能主治鬼注如中恶,气急,腹胀满如鼓。用法用量回生丹

  • 鳖甲黄连丸

    药方名称鳖甲黄连丸处方鳖甲(童便半盏,米醋半盏,慢火上蘸炙至尽色焦黄)半两,黄连(用巴豆7个,去皮膜,用水1盏同煮水尽,去巴豆不用,只使黄连)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去芦)半两,茯苓半两,甘草(炙)半两

  • 神圣丸

    《直指小儿方》卷二:神圣丸药方名称神圣丸处方乌蛇肉(米醋浸,炙)白僵蚕(炒)防风天麻天南星(牛胆制)各15克五灵脂代赭石(煅,醋婶)各7.5克全蝎(焙)朱砂各3克制法上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